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是湛****2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

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5/NUMPAGES总页数5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_____。我们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给对方________。2、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建设的________,也是社区建设的________。3、宽容是____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________。4、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5、人与人相处需要_____________。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6、“天下之本在家”。优秀家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________。7、对于不同看法,采取________或________的态度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8、孙中山第一次提出________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________,积极传播革命思想。9、_________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世界__________的文字之一。10、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________逐渐发生了变化,有时甚至明知家人讲的话有道理,还________与他们作对。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优秀家风的比喻,不确切的是()。A.是一部有声的小说B.是一种无言的教育C.是一部无字的典籍D.是一种无形的力量2、对于惊蛰这个节气,描述错误的是()。A.春耕马上开始了B.夏天快到了C.蛰居的动物开始活动3、()被确定为世界人权日。A.12月9日B.11月10日C.12月10日D.12月10日4、()规定不得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A.高速公路管理部门B.法律C.交警部门5、辛亥革命发生在()年。A.1910B.1911C.19126、“小球转动大球”中的“小球”指的是()。A.网球B.羽毛球C.乒乓球7、以下哪项重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A.蒸汽机B.发电机C.打印机8、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将其洗劫一空,并放火烧毁。A.颐和园B.圆明园C.故宫9、()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年,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A.西花园B.静明园C.圆明园D.畅春园10、下列不属于参加公益活动的是()。为灾区捐款B.资助贫困学生C.照顾孤寡老人D.帮奶奶做家务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广大人民群众满怀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2、每天出门,爷爷总说:“路上看车,注意安全!”这唠叨中饱含着爷爷对我的爱。()3、人与人相处不需要平等相待。()4、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5、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为中国后来的开放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6、鸦片战争中,面对英国的坚船利炮,中国的抵抗没有任何作用。()7、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不得进入网吧,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8、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了,没有必要再提倡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家风了。()9、孩子是维系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纽带。()10、对于不同看法,我们不能采取简单拒绝的态度。()四、连线题。(共10分)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根据所学把你知道的连起来气势磅礴的江河湖泊群山环抱的丘陵一望无际的盆地高低起伏的平原纵横交错的高原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回报家人对我们的关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沟通的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