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精编.docx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1前些天,我仔细阅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泼的学术专著。书里有段话是这样表述生本教育的:——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们只要给了儿童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从教十多年来,我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来说,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比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看了《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后我感受颇深,除了吸取它的精华之外,静下心来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观念、教育态度、教育境界,让人对教育产生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情感,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我们有较高的教育境界,学生达到这样的学习境界不就水到渠成了吗?先前的我,虽然对教育工作兢兢业业,虽然关爱我的学生,但是我只是把教育当作一种普通的职业,一种生存的方式来做,因而,即使我再努力,也只能算是一个熟练的从业者,而绝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我并没有深入到真正的教育境界之中去,并没有与我的学生一起领略迷人的教育风光,也就品味不到教育给人带来的无限快乐。《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2在参加工作之前就听说过“生本教育”,只是从字面将其理解为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并没有真正了解过。自从参加工作之后,我对生本教育逐渐有了更多的理解,一方面是因为我校自建校以来,就一直大力提倡和践行生本教育,我多次观摩过富含生本味道的课堂,对生本教育的课堂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有幸读了郭思乐先生创作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使我对“生本教育”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谈一谈我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收获和感受。从“以师为本”的教育走向“以生为本”的教育,这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郭教授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观点新颖,论述独到,而且以生动的例子来阐述观点,这是一部有理论高度而又生动活泼的著作。在书的开始部分,郭教授举了一个有趣但又富含哲理的例子,那就是“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意思就是我们提供给儿童的教育,就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脚需要合适的鞋,儿童需要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那就是生本教育。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儿童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地学习,当学习成为一件开心的.活动时,学习变得容易了,学习也会变成学生自己内在的需要。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理念,提倡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其目的是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的高分低能者。学生可以参与教学,成为课堂的“小老师”,而非一味服从老师的组织和安排;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生本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里表面上看不过是句序的颠倒,实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先“主导”后“主体”,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先“主体”后“主导”,学生则处于主动激活状态,即在学习一节新的内容之前,教师会本着“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设计课前小研究,先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提前操作、观察、认识、学习、研究和思考,然后将自己课前研究的结果带到课堂,再与小组学生乃至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和点拨,最后达到解疑、解惑的目的。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接触到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还能够有机会将其付诸于自己的课堂,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