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04(全国卷新教材)(解析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04(全国卷新教材)(解析版).pdf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04(全国卷新教材)(解析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黄金卷04·全国卷新教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图1、图2,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青铜器的纹饰风格有巨大转变,从传统的充满神秘色彩和狞厉之美的兽面纹、夔龙纹变化为抽象的几何纹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如宴饮、采桑、狩猎、搏斗等。这种变化反映了()A.王权与神权彻底分离B.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C.手工业技术更加成熟D.青铜器开始运用于生产【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据题意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纹饰风格更有生活气息,说明当时人们相比未知的神秘,转而更注重世俗生活,不再纠结于未知的神秘是对世界认识深化的表现,B项正确;“彻底分离”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对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制造工艺水平进行比较,无法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更加成熟,排除C项;夏商周时期已经有少量青铜器开始运用于生产,并不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B项。2.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和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都强调官吏“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与此相应,秦政府也在制度上对官吏尽孝提出要求并提供支持。其直接目的是()A.加强思想控制B.整顿社会风俗C.提倡以吏为师D.提升儒家地位【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孝道属于社会风俗方面的内容,材料中秦政府强调官员要尽孝,其直接目的是整顿社会风俗,B项正确;加强思想控制并非题干所述举措的直接目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以吏为师(“以吏为师”中的“吏”不是指所有的官吏,而是专指法官、法吏。“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排除C项;秦朝提倡法家思想,不会提升儒家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3.如表表明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时期赋税制度内容北魏租调徭役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隋至唐中期租庸调制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唐中后期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A.土地兼并愈发严重B.人身束缚逐渐减弱C.农民负担不断减轻D.政府赋税剥削沉重【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中后期不再划分“主户”与“客户”,“客户”对于“主户”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B项正确。本题主旨为“赋税制度变化”,“土地兼并愈发严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农民负担不断减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政府赋税剥削沉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4.宋代时期,常派特使巡行以了解官情民隐。熙宁末年,朝廷曾经下诏,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路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反映了宋代()A.官僚系统存在严重腐败B.中央信息渠道来源多元C.国家监察体系更加完备D.地方机构权力受到约束【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派遣专人加强对地方巡访、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同时加强对“专人特使”的监察,反映了宋朝监察体系更加完备,C项正确;材料没有官僚系统的腐败问题,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对地方监察和对“特使”监察,宋朝政治体制的实施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与信息渠道来源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地方监察,而非约束地方机构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5.康熙帝、乾隆帝曾在承德避暑山庄多次召见少数民族首领,既有蒙古王公,也有藏传佛数领袖人物,还有四川土司、台湾高山族首领等。这些活动()A.增强了中央政府的政权向心力B.推动了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思想D.有效地解决了边疆地区的危机【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多次召见少数民族首领,既有蒙古王公,也有藏传佛数领袖人物,还有四川土司、台湾高山族首领等”可知,清朝统治者多次召见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