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华医网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2.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年华医网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2021年华医网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1年华医网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1.糖皮质激素是诱导活动期克罗恩病缓解的有效药物,也是治疗肠段炎性狭窄的首选药物。2.下列关于克罗恩病并发狭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透壁性炎症性肠病。消化道狭窄的分类包括炎性狭窄、纤维性狭窄和两者具有的混合性狭窄。纤维狭窄性克罗恩病的定义是持续性管腔狭窄,可包括梗阻性症状。消化道狭窄的诊断必须通过消化内镜、CTE/MRE检查中的至少两种检查来明确。持续存在的炎症会导致并发症(狭窄、瘘管或脓肿)的发生及进展性肠损伤。3.狭窄性克罗恩病,当肠段以炎性狭窄为主时,首选内科药物治疗。4.克罗恩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肠梗阻。5.对于长度<5cm的狭窄,如果内镜检查可以达到,则糖皮质激素治疗是一线治疗方法。6.药物治疗对炎性狭窄有用,对纤维性狭窄效果较差。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蹼状狭窄适合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纺锤状狭窄行球囊扩张穿孔风险增大;深溃疡狭窄可选择球囊扩张;球囊扩张难以完成的直的纤维性狭窄,适合内镜下针状刀切开;伴有溃疡的狭窄可选择球囊扩张,但深溃疡除外,扩张需谨慎操作。8.扩张球囊的最大直径不超过18mm。9.短而直(≤5cm)的狭窄可以内镜下治疗。10.内镜治疗相对于手术治疗,近期复发可能性小,远期复发相同。11.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是基于临床、内镜、影像、病理、实验室检查等的综合诊断,回盲部是CD的好发部位。12.影像学检查用于CD术后患者,能有效地监测术后复发、指导治疗,以及确定预后。1.SES-CD、Rutgeerts评分C、CDEIS、CECDAI、Lewis评分13、改良的Rutgeerts评分中,回结肠吻合口的病变局限得分为C。2.目前最有效的CD评分方法是Rutgeerts评分,虽然验证性强,但计算复杂且耗时,得分为C。3.纵行溃疡是克罗恩病典型的内镜表现之一,通常与肠管长轴方向平行,长度通常在4-5cm以上,得分为D。4.XXX的狭窄是指狭窄没有明显的角度,优势在于可以掌控切开部位、深度和形状,得分为B。5.CD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内镜治疗方案包括球囊扩张术、狭窄切入术、支架置入术、局部注射治疗,或以上都是,得分为E。6.CD内镜治疗的适应症包括短而直(≤5cm)的狭窄、合并脓肿、蜂窝织炎、瘘管和重度异型增生,得分为A。7.扩张球囊的最大直径不超过18mm,得分为A。8.短段狭窄肠管<4cm可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得分为A。9.在CD累及上消化道的治疗中,顽固性CD选择IFX、6-MP、激素、PPI或5-ASA,得分为A。10.L4型CD一般预后很好,轻度的食管和胃十二指肠的CD可只用PPI治疗,中重度的或难治性CD另需全身激素治疗或抗-TNF相关治疗,有症状的合并狭窄的CD患者可采用扩张或外科手术治疗,针对中国人的研究表明,L4表型CD患者反复住院率及手术率更高,描述不正确的是A。11.对于瘘和长段狭窄,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后选择手术治疗,得分为C。12.内镜下扩张及支架植入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有穿孔、狭窄复发、疼痛支架移位等风险,长、不规则及严重狭窄患者风险更大,得分为A。13.药物治疗对炎性狭窄有用,但对纤维性狭窄效果较差,得分为A。1.在内镜治疗中,属于病变切除技术的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其他选项包括内镜下激光治疗、内镜下局部药物注射、内镜下光动力疗法和内镜下微波治疗。2.补救治疗方案不应该沿用以前用过的方案并加大剂量,这是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错误说法。除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外,根除方案不分一线、二线。初次治疗应尽可能使用疗效高的方案,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推荐用于初次治疗,但可作为补救治疗的备选方案。根除方案最好基于当地有效方案。3.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的特点包括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节约费用。然而,其疗效不如外科手术。4.“早”的主要意思是指其处于可治愈的阶段,与病变的大小、范围有关,这是关于癌前病变/早癌诊断及治疗的正确说法。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建议逐渐使用“上皮内瘤变”替代“异型增生”。大部分早期胃癌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共识意见》对早期胃癌的定义是癌组织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胃癌前病变的内镜分型包括隆起型、表面隆起型、混合型、凹陷型。6.年龄40岁以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