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癸辛杂识》双音述宾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癸辛杂识》双音述宾结构研究研究内容《癸辛杂识》是明代文学家戴复古的一部文学杂论,其中双音述宾结构在其中是一种相当常见的修辞手法。该结构又称“双跳”、“跳字”、“跳岔结构”等,是指一句话中,两个相同或类似的词语将宾语分别修饰,中间只插入一个别的成分。比如“此九曲溪,溪水曲也,岸树亦曲”,这里“曲”字即为双音述宾的表现。本文旨在从语法、语义、修辞等角度对《癸辛杂识》中的双音述宾结构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探讨其句法结构、修辞功能以及文学审美效果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句法特征:探讨双音述宾结构与其他修辞手法的关系,分析其句法结构、语序和成分安排等特点。2.语义显著:研究双音述宾的语义显著性,分析其意义是否重复或是渗透重叠,从而考察其对于文本语义的贡献。3.修辞功能:分析双音述宾结构在修辞中的运用,揭示其运用条件、作用机理以及实现效果等,并比较不同句型的修辞功能。4.文学审美效果:探讨双音述宾结构在文学机制中的运用,考察其对于文学作品表现手法和审美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双音述宾对于文本整体美感起到的作用。预期结果通过对《癸辛杂识》中双音述宾结构的细致分析,本文将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描述双音述宾结构的句法特点和成分安排规律,对比其他修辞手法,探讨其语法特征。2.明确双音述宾结构的语义特征,从其语义重叠和渗透等方面评价其语义贡献。3.揭示双音述宾结构的修辞功能和作用机理,深入探讨同句型下的效果差异与实现方法。4.研究双音述宾结构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运用情况,揭示其美学特征和审美效应。同时,探讨双音述宾结构对于整部作品或者段落、篇章等层面的美感表现作用。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癸辛杂识》中的双音述宾结构,在当代修辞学和文学理论方面填补了实证研究的空缺。本文不仅揭示了双音述宾结构的语法特点和语义表现,而且深入分析了其在修辞和文学美学方面的实际运用,为研究修辞和文学作品的操作和属性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对于修辞学和文学研究的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参考文献1.陈秉学.《中国古代文体设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戴复古.《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