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BeijingGrandHonourManagementSystemCertificationCo.,Ltd进行碳排放源识别的目的标准4.4.3碳排放源---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识别组织产生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碳排放源,此时应考虑已经纳入计划的或新建的设施产生的碳排放源;b)对识别出的碳排放源加以分类,识别和分类的详细程度宜与所采用的核算和报告指南相一致;c)确定主要排放源。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碳排放管理体系时,对主要排放源加以考虑。标准在这里明确了:a)识别组织产生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碳排放源,此时应考虑已经纳入计划的或新建的设施产生的碳排放源;b)对识别出的碳排放源加以分类,识别和分类的详细程度宜与所采用的核算和报告指南相一致;c)确定主要排放源。GHG源向大气中排放GHG的物理单元或过程.GHG汇从大气中清除GHG的物理单元或过程。GHG排放在特定的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GHG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ISO14064-1--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中国钢铁企业碳排放受企业能源结构、电力排放因子,工艺路线、流程结构与关键技术等因素影响。钢铁企业的CO2排放主要源于能源动力系统。研究表明:中国钢铁工业的CO2排放中,能源(燃料)消耗所排放的CO2量约占钢铁工业CO2排放总量的95%以上,典型钢铁联合企业85%的能源供应依靠煤炭,主要用于生产焦炭。而由焦炭消耗所引起的直接碳排放占80%以上,中国电网结构以火电为主,电力的CO2排放因子较高,约为美国的1.6倍,日本的3倍,法国的13.5倍.碳排放源的查找与划分一、明确边界范围企业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合并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种是股权比例法,即在采用股权比例法的情况下,企业根据其在业务中的股权比例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另一种方法是控制权法,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情况下,企业核算受其控制的全部业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组织边界主要是从企业集团的角度着眼,需涵盖旗下子公司、转投资公司、合资企业等各项握有权益的独立法人或机构。运营边界主要是公司的营运活动。运营边界是在组织边界设定后在企业一级确定的,然后选定的运营边界被统一用于确认和区分各运营层级的直接和间接排放。根据排放源在组织边界之内或之外,来定义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范畴;针对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标准设定了三个“范畴”,通常情况下,建议企业至少对直接排放和使用电力造成的间接排放进行核算,这也是大多数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倡议的要求。组织边界的设定(ISO14064温室气体第一部分)4.1--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组织边界:可能由一个或多个设施组成,设施层次上的GHG排放或清除可能发生在一个或多个GHG源或汇。主要依据盘查目的进行组织边界范围设定,可为整体组设施:属于某一地理边界、组织单元或生产过程中的,移动的或固定的一个装置、一组装置或生产过程。组织边界的设定注1:对组织的GHG排放或清除的计算,是将设施的GHG源和汇量化后再进行累加。注2:GHG源和GHG汇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某一个时期的汇在另一个时期可能变成源,反之亦然。组织边界设定目的:可由组织依据盘查目的自行决定!!选择原则:(1)当一设施处于若干个组织的控制之下时,这些组织须采用相同的汇总方法;(2)组织对于所应用的汇总方法,应予以文件化(3)组织对于所选定的汇总方法之任何改变,应予以解释(4)应用控制权与股权比例,汇总设施层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移除量至组织层级。组织边界设定:平面图(常选方式)组织边界设定:14B厂温室气体排放量=60吨CO2e17—“五性”原则192021Scope1--直接排放源,排放源由该组织所拥有或所控制,如从排放管道、工厂、空调设施及公司所拥有/控制的交通工具中的排放Scope2--能源间接排放源。排放的产生源自于该组织的运行结果,但排放源为其他公司所拥有或控制,如外购电力和蒸汽。Scope3==其他间接排放源,委外加工制造、员工上下班或商务旅行、原材料开采及产品使用期间所发生的排放。注意事项:(1)组织应识别对直接GHG排放其作用的GHG源,并形成文件。(2)如果组织对GHG的清除进行量化,则应识别对其GHG清除起作用的汇,并形成文件。(3)组织宜对输入电力、热、或蒸汽的供应商分别形成文件。能源间接排放(4)如果组织对其他间接GHG排放进行量化,宜分别识别对这些间接GHG排放起作用的GHG源,并分别形成文件。(5)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