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水和水的溶液(新版)-CAL-FENGHAI.NetworkInformationTechnologyCompany.2020YEAR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第1节地球上的水一、水的分布1.海洋是地球上的最主要部分,占96.53%。陆地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2.53%,目前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3%。世界面临着淡水危机,这是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水的分布图: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水以固态形式(冰川水)存在;在空气中,水主要以气态(大气水)存在。二、水与生命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所以,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形成热带雨林茂密的生物群落;缺水的沙漠地区,植物稀疏动物零落。2.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可以达到4/5。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水母的含水量甚至达到了98%。3.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三、水的循环(图1-10)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2水循环:(1)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水循环是指由于蒸发和降水,使地球上水体进行水分交换的循环过程。水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持续不断的循环。2.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从短到长:大气水,河水,湖泊淡水,地下水,海洋水,冰川。3.人类活动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水循环。3八年级上第2节水的组成一、水的电解1.电解水装置2.简易装置3.实验现象:在水中通直流电后,两极都产生了气饱。其中,负极(阴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可燃,点燃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是氢气。正极(阳极)产生体积较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可以助燃。化学方程式:结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电解产生的氢气体积是氧气的两倍。二、水的一些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气味:无味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标准大气压下温度升高到100℃(沸点)时开始呈气态,温度降到0℃(凝固点)开始呈固态。4前课复习:水的密度(七年级上部分)一、实验:测量水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1.家庭消耗自来水的数量是用水表来计量的,由水表读出的是水的体积数。2.实验:器材:量筒、烧杯、托盘天平和砝码步骤:a.用量筒量出20毫升的水,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b.用量筒量出40毫升的水,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c.用量筒量出60毫升的水,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d.算出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算出单位体积水的质量。根据数据,水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1克/厘米³,即1厘米³水的质量为1克。二、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即ρ=m/V。注:运用公式计算时,ρ、m、V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密度单位:1000kg/m³=1g/cm³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水的密度为1.0×10³kg/m³,或1g/m³,表示的物理意义: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kg。三、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51.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a.取样品,调节天平,称被测样品的质量mb.用量筒采用排液法得出被测样品的体积VV=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物体放入前水的体积V1c.用公式ρ=m/V计算物质的密度2.测液体的密度a.测量烧杯内装有样品时的总质量mb.将烧杯内的一部分液体倒进量筒内,量出它的体积Vc.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1,则倒出液体的质量m﹦m2-m1d.ρ=m/V3.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a.测出样品的质量mb.用沉锤法测出样品的体积,具体操作:①在盛有一定量水的量筒内放入铁块,体积V1②将样品与铁块系在一起沉入水中,体积V2③样品体积V=V1-V2c.ρ=m/V6前课复习:水的压强(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