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绿化苗木花卉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第一部分环境条件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一节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二节光照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三节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四节土壤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五节营养元素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六节气体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七节我国花卉行业生产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第一节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1气温日较差1)定义:温度三基点;温度的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2)不同花卉种类要求不同:(1)原产热带的花卉:生长的基点温度较高,一般在18度开始生长。如:王莲的种子,需在30-35度的水温下才能发芽生长。(2)原产亚热带的花卉:生长的基点温度居中,一般在15-16度开始生长。(3)原产温带的花卉:生长基点温度较低,一般10度开始生长。芍药在北京冬季零下10度下,地下部分可以越冬,次春10度萌发。3有效积温4花卉发育阶段和温度的关系5温度对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5温度对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6温度对花色的影响二、土温对花卉的影响第二节光照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一、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二、光照长度对花卉的影响3.影响营养繁殖:有的种类在长日照下才能进行营养繁殖,如虎耳草的匍匐茎的发育、落地生根叶缘上的幼小植物体、禾本科植物的分蘖。4.影响块根和块茎的形成:短日照促进某些植物块根和块茎的形成和生长如菊芋、大丽花、秋海棠。三、光的组成对花卉的影响(3)影响花卉的开花期:半支莲、酢浆草必须在强光下开花,紫茉莉、晚香玉在傍晚时开花,昙花在夜间开花,牵牛在每日的早晨开花,多数花卉晨开夜闭。(4)光强影响花色:影响花青素的形成影响糖的积累,影响红色发育。第三节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2、湿生花卉如原产热带沼泽地、阴湿森林中的植物,水生植物。特点:生长期间要求经常有大量水分存在,茎和叶内多有通气组织的气腔与外界互相通气。3、中生花卉如大多数种类露地花卉。对水分的要求和形态特征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根系强大的抗旱力强,如宿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比球根花卉根系耐旱力弱。二、花卉不同生育阶段和水分的关系三、水质对花卉的影响第四节土壤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2)粘土类:土壤间隙小,通透性差,排水不良但保水性强,含矿质元素和有机质较多,保肥性且肥力也长,土壤温差小,早春土温上升慢对幼苗色泽不利,对大多数花卉的生长不利。(3)壤土类:性状介于二者之间,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有机质含量多,土温比较稳定,对花卉生长比较有利,适应大多数花卉种类的要求。2、密度单位体积内土壤或介质的干物重。单位g/cm3.3、持水量土壤在排出重力水之后所保持的水分含量。一般用水分占干重或体积的百分数表示。4、孔隙指重力水排掉后所留下的大孔隙,又称为通气孔隙。通常通气孔隙应维持在5%~30%。5、土壤酸碱度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影响营养物质的分解。碱性土和酸性土对花卉的生长都不利,甚至死亡。大多数露地花卉要求中性土壤,少数花卉可以适应强酸性土壤。温室花卉几乎全部种类都要求酸性或弱酸性土壤。6、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利于花卉的生长。7、土壤通气、土壤稳定和水分直接影响花卉的生长和发育如根系的吸收,养分的吸收,生理生化活动的进行以及土壤中一些物质的转化等等。第五节营养元素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一年生花卉在幼苗期需氮量较少,以后逐渐增多。二年生花卉和宿根花卉,在春季生长初期即要求大量的氮肥。观叶花卉和观花花卉,观叶花卉在整个生长期中都需要较多的氮肥,保持美观的叶子。观花花卉营养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氮肥、进入生殖阶段后,应控制施用2、磷:能促进种子发芽,提早开花结实期,使茎发育坚韧,不易倒伏;能增强根系的发育;能增强植株对于不良环境和病虫害的抵抗力。花卉在幼苗营养生长阶段需要适量的磷肥,开花期以后,磷肥需要量更多。3、钾:钾肥能使花卉生长健壮,促进茎的坚韧性,不易倒伏;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能促进根系的扩大,对球根花卉如大丽花的发育有极好的作用;能使花色鲜艳、提高花卉的抗旱和抗寒及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过量的钾肥使植株生长低矮,节间缩短,叶子变黄,褪色而皱缩。还可使植株在短时间内枯萎。4、钙:促进根的发育,降低土壤酸度,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使粘质土壤变得疏松,使沙质土壤变得紧密。使植物组织坚固。5、硫:促进根系的生长,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6、铁:对叶绿素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缺铁叶绿素不能形成。在石灰质土或碱土中,铁转变为不可给态,植株不能吸收,而缺铁。7、镁:在叶绿素的形成中,镁是不可缺少的,参与叶绿素的形成。镁对磷的可利用性有很大的影响。8、硼:能改善氧的供应,促进根系的发育和豆科根瘤的形成;促进开花结实的作用。9、锰:对叶绿素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