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禁牧条例执法检查报告关于对《禁牧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农业城建工委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29日,常委会副主任***任组长,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区人大代表为成员的执法检查组,先后深入巴家咀水源保护区、董志镇庄子洼村、肖金镇双桐村、什社乡文安村进行了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区政府关于贯彻执行《***禁牧条例》的情况汇报和相关部门、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基本了解掌握了封山禁牧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共辖5镇2乡3个街道、100个行政村,总人口3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6万人。全区林地面积70.33万亩,占46.93%,其中:国家级公益林37.34万亩,地方级公益林21.6万亩,其他林地11.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62%。聘用护林员170人,草管员79人。《***禁牧条例》实施以来,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精神,把封山禁牧工作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相结合,按照“以林育山、以草护山、以人管山、全面禁牧、推行舍饲”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等国土绿化建设项目,全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封山禁牧工作有序推进。二、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林草、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公安、财政、畜牧等部门和各乡镇为成员的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了封山禁牧工作组,村、级逐级建立了封山禁牧工作机制,细化分解任务,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二)加大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利用农村集市、村民会议等载体,采取板报专栏、标语横幅、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关于生态建设和封山禁牧工作的方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真正把封山禁牧工作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制作大型宣传牌60面,防火禁牧挂历5000份,宣传画册1万册,张贴禁牧公告200份,建设围栏2000米,为贯彻执行好《禁牧条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强化管理,夯实工作责任。制定出台了《***护林员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管护机制,乡镇科级干部包片、一般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护林员草管员包山头的管理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封山禁牧纳入村规民约,全力推行人工种草、秸杆利用和舍饲养畜,对养殖户建立详细档案,进一步加强了监管。(四)强化保障,加大执法力度。投资3.4万元建立了护林员手机定位移动信息平台,实行卫星定位跟踪管理,落实了管护报酬,购买了雇主责任保险,基层护林队伍得到了加强。同时,加大禁牧执法力度,对随意进山放牧、屡禁不止的养殖户和羊畜毁林行为,采取行政、法律等手段予以处理,共处理违法放牧5人次,罚款1800元,警示教育5人次,有效打击了违法行为,全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三、存在问题通过深入检查,发现在生态植被保护、实施封山禁牧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封山禁牧工作宣传不到位。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及乡镇虽然采取了诸多措施宣传生态保护政策和法规,但由于宣传形式单一、深入基层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宣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受传统的生产方式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对保护生态植被、实施封山禁牧工作认识不深。个别养殖户习惯于原始的低人工、低成本、便饲养的散养方式进行养殖,对舍饲圈养、引进繁育良种、改善种畜结构、规模养殖等不易接受,部分群众没有认识到保护环境、封山禁牧的重要意义,传统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二)工作落实中存在“下面热、上面冷”的现象。封山禁牧工作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切实搞好此项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检查中发现,各乡镇在封山禁牧工作中普遍高度重视,及时出台相应的措施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区直主管部门对加强生态植被保护、实施封山禁牧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全区基本情况不熟悉,林地和草地重合,规划界限不清,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充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共同协作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三)封山禁牧监管不到位。《***禁牧条例》实施以来,放牧现象明显减少,但饲草供应、圈舍补贴、品种改良、防疫灭病等问题未得到彻底解。禁牧工作涉及面广量大,且多在林区、沟壑地带,道路坎坷,工作路线长难度大,一个护林员管护上千亩林区,部分放牧人员打游击战,偷牧行为时有发生,利用早上山、早下山的方式与封山禁牧工作进行周旋,目前,除了肖金镇配备了望远镜以外,其他乡镇都缺乏相应的巡查工具、取证设备等护林设施,造成取证困难,护林员很难起到监督管理的效果,影响了封山禁牧工作成效。(四)基层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