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a是****澜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新部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D.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三年国内战争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3.1921年苏俄暴动者提出“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D.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4.下面是1919年某地几个长工的闲谈,他们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D.王六:谁说余粮不准卖,听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自由买卖5.实行余粮收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年度征购粮食7340万普特(1普特=16.38千克),1918~1919年度为10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为21250万普特。这()A.体现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大提高B.有力地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C.体现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D.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6、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面对着多方面的困难,以下最全面、准确的说法是()①内部技术落后②资金短缺③外部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威胁④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的事件是()。A、苏联的建立B、苏联第一部宪法的颁布C、联共十四大的召开D、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8、著名的斯达汉诺夫运动是出现在苏联的什么时期()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9、“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涨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10、以下有关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中,最全面和确切的是()①促进了当时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②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③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从长远来看,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斯大林在1929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抛开”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确定和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方针C.颁布1936年宪法D.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12.苏维埃俄国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最早出现在()。A.俄国十月革命中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时C.新经济政策实施时D.斯大林统治时期13.“斯大林模式”的合理性是()。S.国家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B.经济建设必须集中全国的力量C.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会出现经济危机D.高度集中符合社会主义原则14.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本质上是()。A.经济权力高度集中B.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C.限制商品货币关系B.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15.赫鲁晓夫改革最深远的影响是()。A.农民得到了一定的自留地,生活水平有所改善B.通过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工人的收入有所提高C.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10%以上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16.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辞职时发表的电视演说里谈到:“……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而告终。”这些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与美国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C.历次改革在政策上缺乏延续性D.历任国家领导人专断独行,政治生活僵化17.下列对于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没有突破旧的经济体制②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④根除了苏联经济体制积存的弊病A.①②③④B.①②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