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必背.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事故必背.docx

事故必背.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事故必背第一篇:事故必背复习材料必背一、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二、应急预案的编制需要经过下列6个步骤:(1)成立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2)资料收集。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4)应急能力评估。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5)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的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街接。(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二)三、应急预案过程的问题(1)应急预案中出现的问题1、应急救援除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外,还要考虑利用社会资源。2、事故发生后应该由发生事故企业直接通知地方政府或直接通知周边群众。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4、应急救援预案至少应传达到参与应急救援行动的相关人员。5、危险化学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应同时报告的政府部门:安全生产1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消防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质检部门。(2)应急预案编制准备应考虑的问题1、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2、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3、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4、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5、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6、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3)应急预案演练中注意的问题:1、演习模拟泄漏时不应该采用真正的有毒化学品,模拟事故不应对参演人员构成伤害。2、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事故指挥中心不应该设在事故现场的下风向。3、参与应急响应行动的人员即参演人员不得参加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也不能参与介绍演习的场景培训,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以使演习尽量“真实”,起到预期的作用。也既是要注重演练前的保密,达到演练的目的。4、应急救援演练过程中,应通知周边群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即大型演练行动应制定详尽方案,防止演练中的意外事件发生。5、演习中有人员受伤应立即中止演习,抢救人员。6、演练的项目和范围要尽量模拟真实保证演练的质量和效果。(4)应急准备中常出现的问题:1、员工及周边群众应急教育、培训不足。如不知道危险性、自救知识。2、预案应急演习不足。如逃生路线错误。3、应急救援器材不足。如缺少防毒面具、灭火器等。4、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如防毒面具老化、不好用等。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如谁能启动预案、发布预案。四、应急预案的内容(1)、应急预案概况(2)、事故预防(3)、准备程序(4)、应急程序:①、接警与通知;②、指挥与控制;③、警报和紧急公告: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及时作出自我保护响应。④、通讯:最关键的因素。⑤、事态监测与评估;⑥、警戒与治安;⑦、人员疏散与安置:人员疏散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和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条件变化、疏散线路风险以及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等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条件。⑧、医疗与卫生;⑨、公共关系;⑩、应急人11、消防和抢救;○12、泄漏物控制。员安全;○(5)、现场恢复(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五、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