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疏勒八一中2018-2019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一吃****昕靓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疆疏勒八一中2018-2019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新疆疏勒八一中2018-2019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疆疏勒八一中2018-2019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弄(lòng)堂彳亍(chíchú)游说(shuì)穿(chuān)流不息B.喋(dié)血着(zhuó)想丝绦(tāo)浑身解(jiě)数C.嬉(xī)戏颓圮(qǐ)点啜(zhuì)呼天抢(qiāng)地D.忤(wǔ)逆青青子衿(jīn)和谐(xié)病入膏肓(huāng)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C、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D、我和他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那里。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晚会上,《花好月圆》《十面埋伏》《二泉印月》《渔舟唱晚》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名曲,让观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B、月下的荷塘是宁静的、祥和的,荷花的粉红的面庞,在隐隐约约的月光里舒展着迷人的微笑。C.这群姑娘穿上时装,亭亭玉立,翩然若仙,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庆气氛。D.那座房子因年久失修,天花板上斑驳陆离,好像要裂开的样子。4.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我的小屋便照进太阳,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B.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向这病损的枝叶可怜。C.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D.离开北平一年了。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二.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5.“,”表现了作者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归园田居》的点睛之笔。6.久在樊笼里,。7.但愿人长久,。8.,二情同依依。9.,哀民生之多艰。三.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0—13题(10—12每题3分,第13题10分,共19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10.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虽趣舍万殊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C.知明而行无过也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11.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夫人之相与失其所与,不知B.及其所之既倦足以极视听之娱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向之所欣或因寄所托12.对该文段理解和概括有错的一项是()A.作者在前面段极写乐的基础上引出了对人生的感慨。B.人生一世虽各有所好,但终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C.人生难测长短,所以“死生亦大矣”。D.作者感慨人生来去匆匆,难以把握,所以非常悲观。13.翻译选段中画线的句子。(10分)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4—17题(每题4分,共16分)=1\*GB3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2\*GB3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14.本文的作者是,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4分)15.文章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故都的秋”的特点?(4分)答:16.第=1\*GB3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17.第=1\*GB3①段中三个“来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分)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8—20题。(18、19题各4分,20题6分,共14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