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二节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第四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第六节脑的高级功能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BasicStructuresandFunctionsofMervousSystem在认识神经元的结构基础上,掌握突触的结构、突触传递的特点、突触传递中电位的变化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以及突触后和突触前抑制;掌握神经递质的标准,了解主要的神经递质及其功能。一、神经元(Neuron)1、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结构上大致可分成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两种。轴突往往很长,由细胞的轴丘分出,其直径均匀,开始一段称为始段,离开细胞体若干距离后始获得髓鞘,成为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纤维与无髓纤维两种。2、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3、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4、神经纤维的分类5、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二、突触(Synapse)-神经元间联系的基本方式2、突触的结构3、突触分类4、突触传递的特点5、突触传递过程中的电位变化EPSPEPSP轴丘6、突触抑制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inhibition):由轴突末梢经轴突-轴突触作用于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前末梢,而减少其递质的释放,这种抑制叫做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多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传导通路。它可以使信号的传导限制于较小的范围之内,使感觉的功能更为精细。树突传递不产生动作电位,但可在局部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神经元称为局部回路神经元。由局部回路神经元及其突起构成的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联系通路,称为局部神经元回路。三、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2、外周神经递质3、中枢神经递质胆碱能受体毒蕈型受体(M型受体,muscarinicreceptor),乙酰胆碱与之结合所产生的效应称为毒蕈碱作用(M样作用)。阿托品是M型受体阻断剂。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就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胃肠平滑肌的收缩、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虹膜环形肌的收缩、消化腺分泌的增加等。M型受体至少已分出M1、M2和M3三种亚型。烟碱型受体(N型受体,nicotinicreceptor),而乙酰胆碱与之结合所产生的效应称为烟碱样作用(N样作用)。存在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就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终板电位,导致节神经元和骨骼肌的兴奋。N型受体可分出N1和N2两种亚型。箭毒能阻断N1和N2受体的功能,六烃季铵主要阻断N1受体的功能,十烃季铵主要阻断N2受体的功能。肾上腺素能受体其他受体四、小结与课后思考题复习题:1-22、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6、突触抑制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inhibition):由轴突末梢经轴突-轴突触作用于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前末梢,而减少其递质的释放,这种抑制叫做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多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传导通路。它可以使信号的传导限制于较小的范围之内,使感觉的功能更为精细。2、外周神经递质其他受体四、小结与课后思考题复习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