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均值聚类算法的研究与改进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K-均值聚类算法的研究与改进的中期报告.docx

K-均值聚类算法的研究与改进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K-均值聚类算法的研究与改进的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的聚类分析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K-均值聚类算法由于其简单易懂、计算效率高等优点,成为了最为流行的聚类算法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该算法有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需要事先确定聚类数目,而实际中很难确定;对于非凸分布的数据聚类效果不佳;对于异常值的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等。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对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研究和改进具有一定的意义。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主要围绕K-均值聚类算法的改进展开,具体内容包括:1.聚类数目的自适应确定。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方法,结合聚类质量、数据分布等因素,自适应选择聚类数目。2.非凸分布数据的聚类处理。对于非凸分布的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核函数的K-均值聚类算法,通过对核函数的优化,达到更好的聚类效果。3.异常值的处理。针对K-均值算法对异常值的敏感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密度的异常值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K-均值聚类中的应用。三、研究方法1.聚类数目的自适应确定基于信息熵的方法,可以通过数据的自组织特性来确定聚类数目,将算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本研究中,将信息熵与聚类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得出一个综合评分指标,最终确定最优的聚类数目。2.非凸分布数据的聚类处理本研究中,将核函数应用到K-均值聚类算法中。通过对核函数进行优化,达到更好的聚类效果。具体的,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卷积核,将其应用到K-均值聚类算法中,虽然需要计算的增加,但聚类效果得到了提升。3.异常值的处理本研究中,采用了基于局部密度的异常值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异常值,并将其剔除,从而提高K-均值聚类的鲁棒性。在该方法中,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周围的密度分布情况,将密度过小的点认定为异常点,并将其从数据集中移除。四、预期成果本次研究旨在对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改进,并提出新的算法。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完成K-均值聚类算法在聚类数目自适应确定方法的研究,并提出可行的方案。2.完成K-均值聚类算法中对非凸分布数据的处理研究,并提出新的核函数聚类算法。3.完成基于局部密度的异常值检测方法的研究,探索其在K-均值聚类中的应用。4.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并与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对比分析。五、参考文献1.vonLuxburg,U.(2007).Atutorialonspectralclustering.Statisticsandcomputing,17(4),395-416.2.Tao,W.(2011).ResearchonK-meansclusteringalgorithmbasedonentropyandfuzzylogic.JournalofComputationalInformationSystems,7(12),4431-4438.3.Wu,Y.,&Xiong,H.(2018).Adensity-basedapproachfordetectingoutliersinlargedatasets.IEEETransactionsonKnowledgeandDataEngineering,30(6),1001-1014.4.Sah,S.,&Singh,K.(2018).Areviewofclusteringtechniquesandalgorithm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SciencesandEngineering,6(10),19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