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经典歇后语故事.docx
上传人:雨巷****凝海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飞蛾扑火经典歇后语故事.docx

飞蛾扑火经典歇后语故事.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飞蛾扑火经典歇后语故事飞蛾扑火经典歇后语故事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飞蛾扑火经典歇后语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歇后语】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词目】飞蛾扑火【注音】fēiépūhuǒ【注释】蛾:类似蝴蝶一样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英文】Theflyingmothisforeverattractedbytheflame;todigonesowngrave;toflirtwithdeath【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示例】南朝梁时才子到荩是朝廷金紫光禄大夫到溉的孙子,深受皇帝萧衍的喜爱,经常在一块作诗,萧衍特地赐他祖父一首诗:“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有些人知法犯法,这不异于飞蛾扑火。【典故】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名叫到溉的人,他年少时父母双亡,成为一个孤儿,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有时间便潜心苦学,日子一长便积累了很多学问,成为一个聪敏有才的人。到溉为人豪放,性情直爽,后来为朝廷所用,官位直做到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到溉有个孙子,名叫荩,自小聪明过人,到溉十分喜欢他,一有时间就陪着他读书、写诗,从而养成了到荩喜爱诗文的好习惯。到荩成年时,在诗文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到溉,,颇得梁武帝的`赞赏。有一次,到溉与梁武帝聊天时,武帝开玩笑说:“你孙子的文章写得那样好,你的文章都是他为你代笔的吧?”为此,梁武帝还写了一首名为《连珠》的诗,踢给了到溉。诗的大意是:用砚台磨出墨汁来写文章,挥起笔来非常自如。这时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完全忘记了自身吋能会毁灭。不过你已是年迈之人了,何不让你的孙子荩来代替你写文章呢?不久到荩即被梁武帝任命为丹阳尹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