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化学教研组计划初中化学教研组计划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研组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初中化学教研组计划1一、工作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体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争创名校”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在化学教学中,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加强教研组建设,以先进教研组为榜样,学习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化学教研组在原有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工作要点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研组各成员将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了解教研信息,使“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为全组教师的共识,更新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2、确保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且做好记录,在活动中对课程标准进行再学习,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发挥教研组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的管理。3、确保至少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的正常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以确定的和不确定的时间相互结合为主。做到“目的、进度、内容、重点、难点、基本例题、基本作业”的统一,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4、教师要加强相互听课、上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相互切磋。听课后人证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等进行反思。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县级、州级公开课、组织教师外出听课,以博采众长。5、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搞好卫生工作,做好实验室仪器借用、破损、赔偿、开放等台帐资料,让化学实验室成为学校的窗口。做足、做好初三化学实验,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动手实验的能力。6、重视抓好教科研工作。继续组织实施本组《关于九年级化学与“衣食住行”的相互渗透的研究》的课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7、认真组织好初中化学的竞赛活动。8、统一、完善化学作业,批、评及时有针对性。积极配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化学教学质量上取得新的突破,努力使之成为我校的优势学科。本学期本组重点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争取较好教学质量。三、教研组活动计划1、学期初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期终进行教研组工作总结。2、正常开展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课题活动,并作好台帐记录。3、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上好一节以上公开课。4、组织好学生进行化竞赛。5、认真组织出好每一次的阶段性测试卷,认真进行考试质量分析,针对各班级可能出现的成绩落差,进行分析、研究对策。初中化学教研组计划21、整合三维目标,强化基础要求。2、注重联系实际,关注化学与生活、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试卷中有许多试题立足于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结合社会生活和实际以及人类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第7题、第19题等涉及到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汽车尾气对提高空气质量的影响、原因等。以上问题的考查体现化学学科的实用价值和学科特点,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从化学学科中感悟学习化学的价值。3、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26题植物的光合作用,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4、突出学科特点,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是化学的学科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试卷突出了实验题的重要作用,例如第4、16、18、24、29、30、31、32题,除了加强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外,还重视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应用和创新,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科学探究既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又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探究的、合作的、注重过程体验的学习方式。32题按照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设计,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新意,而且在答题方面能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这题重视突出学科特点,通过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填写实验报告,得出实验结论,最后进行分析与反思等过程,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种注重思维过程和渗透科学方法的题型,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这种科学探究型的试题,要求学生会发现并提出问题,会分析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