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辽宁省刑法有关知识考试内部题库附答案【培优B卷】.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整理辽宁省刑法有关知识考试内部题库附答案【培优B卷】.docx

整理辽宁省刑法有关知识考试内部题库附答案【培优B卷】.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刑法有关知识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整理辽宁省刑法有关知识考试内部题库附答案【培优B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7月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一只耳朵(轻伤)。对吴某应当()。A:以无期徒刑和故意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B: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C: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D: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答案:A2.下列()的主体是特殊主体。A:丢失枪支不报罪B:间谍罪C:诬告陷害罪D:非法行医罪答案:A3.青年工人甲利用工厂机器自制一把万能钥匙。某日,甲利用该万能钥匙企图打开某商户防盗门行窃,由于技艺粗糙,该万能钥匙未能打开防盗门,甲准备离开时被保安抓获,并在其身上搜出一把三角刀。甲的行为()。A:属于犯罪中止B:不构成犯罪C:属于犯罪未遂D:属于犯罪预备答案:C4.()对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禁止令的活动实行监督。发现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应当通知社区矫正机构纠正。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街道办事处答案:B5.刘某对没长工资不满,晚上其值班烧锅炉时,故意不向锅炉内加水,致使锅炉发生爆炸。刘某的行为属于()。A: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B:爆炸罪C:过失爆炸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答案:B6.一日,赵某为实施抢劫,趁王某独自一人在家之机将其杀死,从其家中拿走现金2万元,贵重物品若干。对赵某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A:按抢劫罪的情节加重犯处理B:按故意杀人罪处理,取走钱财的行为作为加重情节予以考虑C:构成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择一重罪处罚D:按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答案:A7.根据犯罪主观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正确的是()。A: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B:乙基于报复社会的意图实施放火,见火势起来后又害怕,然后找来群众一起把火扑灭。乙不是犯罪中止C: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但王某因伤重抢救无效死亡。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D: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答案:D8.甲欲行奸淫而于深夜潜入一女职工宿舍。正蹑手蹑脚地摸向床边时,一不小心踢翻一脸盆,惊醒妇女乙,乙拉开灯,甲发现乙是其小学同学,很不好意思拉门而逃。甲的行为属于()犯罪形态。A: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答案:D9.甲(乙(男)通谋共同盗窃,乙在外面望风,甲入室行窃,甲入室后不慎将地上脸盆踢翻,将丙(女)惊醒,甲遂停止盗窃,强奸了丙,事后与乙逃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构成强奸罪,乙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强奸罪,乙无罪C:甲构成盗窃罪(未强奸罪,应数罪并罚;乙构成盗窃罪(未遂)D:二人构成盗窃罪和强奸罪的共同犯罪答案:C10.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盗窃罪。这是犯罪()特征的体现。A:罪刑法定B:社会危害性C:刑事违法性D:应受刑罚处罚性答案:D11.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主要区别是()。A:发生死亡结果的时间不同B:行为人的罪过形式不同C:造成的结果不同,致人死亡是过失致人死亡,造成重伤伤害结果的是过失重伤D:行为是否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答案:C12.甲与婆婆不和,经常受婆婆打骂,甲心中怀恨,欲报复。一日,甲将砒霜投于饭内,骗其婆婆吃下,又后悔,送婆婆去医院,经抢救脱离了危险。甲的行为()。A:投放危险物质B:报复陷害罪C:故意杀人罪D:不构成犯罪答案:C13.李某被判死缓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后又经过几次减刑,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A:25年B:20年C:10年D:13年答案:B14.《刑法》对放火罪规定了比失火罪更重的法定刑,体现了()。A:罪责自负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罪刑法定原则D: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答案:B15.侵犯财产罪各犯罪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不同。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答案:D16.关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