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前言作为我国安全生产指导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预防为主”指明了生产工作中对于安全问题实施关口前移的根本原则。于是,在煤炭安全生产、特别是瓦斯灾害的治理工作中,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强调了监测监控技术对于煤矿安全的重要性。可见,准确并及时地监测监控矿井生产环境中各种安全和环境状态参数,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因此,自从国家开展了矿井瓦斯灾害专项治理以来,几乎所有的煤矿都安装了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测对象从瓦斯浓度、风速、有害气体变化等,发展到生产设备的开停、供电的自动控制,甚至到了煤与瓦斯异常动力现象预测、煤自然发火变化趋势等灾害分析方面。编写者通过大方县普西兴盛煤矿的矿井巷道布置图,及其矿井的相关资料,对该矿进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和应用。由于编者水平和能力有限,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及专业相关人事提出宝贵意见。目录第一章矿井安全生产条件1.1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031.2矿井开拓开采及生产系统…………………………05第二章安全监控系统2.1安全监控系统设置及要求…………………………092.1.1条件…………………………………………………092.1.2要求…………………………………………………092.1.3监测监控设备选择…………………………………102.2安全监控系统设备选择……………………………112.2.1监控系统选择………………………………………122.2.2监控分站选择………………………………………122.2.3分站电源选择………………………………………132.2.4监测传感器选型……………………………………132.2.5传输设备选择………………………………………14第三章安全监控系统设置3.1地面中心站设置……………………………………143.1.1设置…………………………………………………143.1.2主机和终端设置……………………………………153.1.3中心站供电…………………………………………163.2分站及传输电缆设置………………………………163.2.1分站设置……………………………………………163.2.2传输设备及电缆………………………………………173.3传感器设置…………………………………………173.3.1甲烷传感器设置……………………………………173.3.2其它传感器设置………………………………………203.3.3传感器设置数量(列表)………………………21第一章矿井安全生产条件1.1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一、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大方县普西兴盛煤矿位于大方县城北东74°、直距约25.4km的大方县普西乡陈家寨、岩脚、长一带,隶属大方县普西乡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5°50′09″~105°51′12″,北纬27°12′29″~27°12′58″。二、构造矿区内构造为一缓倾向斜,轴向NE10°左右,向斜轴部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两翼依次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大隆组及中统茅口组地层,两翼地层倾角基本对称,平均倾角6°;兴盛煤矿矿区跨越向斜东西两翼,但以东翼为主体,西翼仅为矿区范围的一小部分。(1)地形地貌矿区所处位置属赤水河和六冲河之分水岭地带,为侵蚀—剥蚀高中山地貌,受六冲河支流下洞河的切割影响,地形相对较陡,冲沟发育,总体地势西高东低,相对高差338m。龙潭组含煤地层出露地段地势平缓,基岩出露较少,上覆碳酸盐地层地势较陡,切割较深,局部形成悬崖峭壁。下洞河谷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189.60m,矿区采矿标高+1400~+1700m,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2)气候条件区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多雾、多阴雨、少日照,根据大方县气象局多年统计资料,本区年平均气温11.8℃,极端最高气温34.5℃,极端最低气温-9.3℃,年均降水量1126.71mm雨季(5~9月)降水量占75.3%,日最大降水量101.20mm。(3)河流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通过,但是北西~南东向树枝状冲沟发育,地表水、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通过岩溶、漏斗、落水洞、裂隙、导水断裂等形式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溶蚀裂隙含水层中,另一部分则以岩溶泉的形式流出区外,排泄到六冲河中。三、煤层及煤质(1)本区可采煤层:区内含煤岩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有可采煤层五层(M11、M8、M4、M3、M2),M11、M8、M4、M3煤层(俗称大花煤)厚度稳定,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M2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区域上大部分可采,属“不稳定煤层”。M11煤层:位于P31上部,厚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