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复习计划期末复习计划【通用9篇】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期末复习计划篇1一.复习目标:1.复习和巩固1—7章所学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2.通过落实知识点,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使他们在新的水平上理解和加深学过的知识。3.通过复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探究综合能力。4.拓展已学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5.根据实验教材的`特点,在复习中要教给学生“探究式”题型的一般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迅速找到切入点。6.通过复习,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成绩都有普遍提高。二.复习时间:16周结束新课,17周----19周为复习时间,共11节课。三.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4课时第二单元《元素及化合物》2课时第三单元《化学计算》2课时第四单元《化学实验》2课时第一单元《基本概念》第一课时物质的组成(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时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三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结构和化合价。第四课时化学用语和化学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第二单元《元素及化合物》第一课时空气的成分、水的变化与净化、氧气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第二课时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法、检验及验满方法。第三单元《化学计算》第一课时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第二课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四单元《化学实验》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二课时1—7章所有的化学反应现象四.验及反馈:测验:2次反馈:根据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进一步落实知识点,进行指导,再通过典型练习题进行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步步深入。五.个别辅导:为了提高优秀率,要对好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18周周日的已经做了安排,在这个时间里,要对他们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为了提高及格率,要有选择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对于很差的学生,也不能放弃,在原有的基础上,让他们的成绩都有所提高。为了迎接期末统考,我们化学组的老师将全力以赴,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取取得好的成绩。期末复习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学科共七个单元,课程内容较多,依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重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着眼于对学生成长终身有益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训练,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和历史事实下的事物发展本质的探究。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及环境保护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期中考试成绩整体优良,优秀率、及格率均有待提高。全年组不及格有66名同学,部分同学考试分数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是一门记忆内容较多的课程,而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没有重点强调,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只是初步理解并没有牢固的记下来。从总体上观察,最近因为学校各班筹办元旦联欢会,学生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看一时的心情或喜好来决定是不是认真听课,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差异较大,还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性较差。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学习已经逐渐适应了,但是仍有大部分同学不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或者不能自己解决问题。三、具体计划根据本学期实际情况,特作计划如下:1、复习目的要求通过对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复习,使学生融入中国近代历史的氛围,掌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演革,使学生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们着重培养学生两方面的东西: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另一方面,通过教材的复习,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情操教育,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复习重点八年历史第一册是政治思想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趣味性较强。内容是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各个历史时期的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共22课。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重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3、复习难点本册内容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间跨度不是很大,但是内容多而且杂,各个历史时期课时都偏短,理论知识强,学生不易理解,时间短是复习的又一难点。4、复习的方法措施(1)、严要求、严格规范好课堂复习秩序,确保复习效率。(2)、挑选出精练的复习资料,并配备好答案。(3)、课堂上把注意力应放在中下层学生身上,检查他们的复习情况。(4)、课后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