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命题与统计分析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3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试命题与统计分析学习教案.pptx

考试命题与统计分析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走出认识误区现代考试和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思想古来有之;教育学理论中所追求的教育以及所有教育家所提倡的教育,在本质上是指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方法也是古今中外、向来有之.好长一段时间以来(yǐlái),由于国人对应试教育的过激批评,导致人们对考试有许多不正确的认识.第一,自隋朝兴科举算起,考试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考试是1400多年来人类优秀文化不断传承和积淀(jīdiàn)的结果。孙中山先生说过:“作为一种手段来说,我国的考试,确实是最‘古’的,也是‘最好’的。”他还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因此可以说,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考试文化的基因。教育改革和考试改革一定要注意这个国情。第二,考试也是素质评价的一种方法,而且是很重要的很实在的评价方法。虽然考试无法全面检测人的各种(ɡèzhǒnɡ)素质,但是通过中西合璧的现代考试技术,确实能够比较客观地检测到学习者在认知素质、心智技能、逻辑思维、学习能力、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考试结果虽然不能说明全部素质,但许多素质可以通过现代考试测量科学方法来判断。二、考试是推进(tuījìn)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第三,考试能保证达到素质教育(jiàoyù)的最起码的教育(jiàoyù)目标。考试优越性也是中国传统教育(jiàoyù)的优越性,在于能够有效地关注认知领域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特别适合于学科中心课程和教材类型,有利于强化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不管怎么说,考试能够保证素质教育(jiàoyù)的基本发展需要和基本教育(jiàoyù)目标的实现。这是国内外经过长期教育(jiàoyù)实践和无数的教训换来的一个客观事实。一、如何把握试题编写的方向和目标问题:1、试题改革要牢牢把握基础教育特性(tèxìng)(要重试题的基础性,尽量避免“繁、难、偏、杂”);2、试题要体现教育测量评价的科学性;3、试题要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学习生活经验有合理的对接性;4、试题要注重回归教材、降低难度、淡化选拔、具有“减负”的责任性;5、试题要有利于维护教学秩序稳定性、降低教师和学生的焦虑性。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bìmiǎn)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liǎnɡɡè)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测验内容题型题型一般(yībān)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4)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shìwù)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制作(zhìzuò)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如下:同时应由命题人员单独、正式地对试题(shìtí)作答一遍,以发现问题,加以改正。命题人员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有效性(2)时间性(3)合理性(4)简明性(5)准确性(6)鉴别性(7)独立性(8)针对性(9)科学性总之,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应严格遵循有关工作程序开展,以防止出错及疏忽。/三、命题的技术(jìshù)要求2.每道题的空白处(残缺处)不宜过多(ɡuòduō),以免影响对题意的理解,太多就失掉意义上的连贯性。选择题的解答是一种再认的心理过程。设计选择题时应注意:1.选择题的构成有题干与选择项两部分。所有选择项都必须(bìxū)与题干有所关联(具有逻辑性)。3.选择题的选择项中不宜使用重复的词语。4.题干与正确项应避免使用相同的修饰词语,以防给考生提供(tígōng)选择答案的线索。5.题干要求尽量精炼、准确、清楚,要使考生比较容易地了解题目的要求。6.选择项叙述的详略长短,不应成为考生选择答案的暗示因素。7.正确答案与其它所配选择项间插排列,不能有固定位置或次序。8.文字叙述要避免有所暗示。9.题干意义要完整。10.题干的陈述要简单、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