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救助中的失信行为防治机制研究——以广西灵山县为例的任务书.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村低保救助中的失信行为防治机制研究——以广西灵山县为例的任务书.docx

农村低保救助中的失信行为防治机制研究——以广西灵山县为例的任务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低保救助中的失信行为防治机制研究——以广西灵山县为例的任务书任务书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乡结构逐渐趋于平衡,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普遍较低,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为此政府实行了低保救助制度。自1990年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各地发展了低保救助制度。低保救助制度是一项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的公共制度,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但在低保救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失信行为的出现。失信行为是指救助对象不按照规定的救助用途使用救助款项或者不如实报告自己的经济状况,通过欺骗手段骗取低保金或者将救助款项挥霍一空,这样不仅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而且也对低保救助制度的正常运作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失信行为也会降低救助对象名誉,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探索建立农村低保救助中的失信行为防治机制,对于完善低保救助制度、保证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农村低保救助中的失信行为防治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惩治失信行为,维护救助制度的公正、公平和权威,为低保救助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2.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农村低保救助中存在的失信行为类型和特点;(2)研究失信行为的成因和影响因素;(3)探讨失信行为的防治机制,包括制度和措施;(4)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失信行为防治经验,结合灵山县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防治机制;(5)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灵山县和其他地区建立失信行为防治机制提供参考。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农村低保救助中失信行为的情况,分析其根源和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探讨防治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四、研究进度和计划本次研究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具体进度和计划如下:第一阶段(1周):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和调查问卷;第二阶段(2周):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第三阶段(2周):采用专家访谈法,了解救助对象、扶贫干部、审核人员、财务等人员对于失信行为的认识、防治和管理;第四阶段(2周):借鉴其他地区防治失信行为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灵山县的防治机制;第五阶段(1周):撰写研究报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进行反思和总结。五、预期成果本次研究预期达到以下几点成果:(1)对农村低保救助中的失信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2)建立主要的失信行为防治机制,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3)为灵山县和其他地区制定失信行为防治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