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docx
上传人:佳宁****么啦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品解析: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docx

精品解析: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品解析: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练习题(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AB.BC.CD.D2、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倾倒液体B.闻气体气味C.称量氯化钠质量D.量取液体体积3、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下列装置中,你认为设计最不科学的是A.B.C.D.4、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ZnB.AgC.ND.Na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B.将煤球制成蜂窝状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如图中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燃烧而纸碎片不燃烧—滤纸碎片不是可燃物D.森林灭火,在火势蔓延的前方砍出隔离带—清除可燃物6、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B.铜C.氯气D.氯化钠7、含碳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生成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A.一氧化碳B.氢气C.二氧化碳D.氧气8、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9、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B.天然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10、某同学设计化学“消消乐”游戏,点击灰色格,与该格中物质能反应的相邻物质就一起消失(反应条件为常温、高温或点燃),点击下图灰色格,剩余物质最少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图中A、B、C、D属于________种元素的粒子。(2)A、B、C三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3)若D是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的阴离子,则m=_____,其离子符号为______。(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2、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手心:______;(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______;(3)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4)盛装块状固体药品,试管没有横放:______。3、化学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在横线上填写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1)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___________;(2)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_________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底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___________;4、如图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1)对比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2)图2和图1相比,图2的优点是___________。5、根据图所示仪器回答:(1)写出A、D、F仪器名称:A为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H为___________。(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用来夹持试管加热的仪器___________,可以用来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6、按要求回答问题(1)镁在氧气中燃烧符号表达式________。(2)查阅资料,发现镁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氧化物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请写出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查阅资料还发现,镁和水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氢氧化镁Mg(OH)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写出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镁还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若用Mg替换P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会导致测得氧气体积分数_______(偏大或偏小)。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药品必须要满足哪些要求,请你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3)某实验室在进行铝镁粉实验时引发的大火,最好选用什么来灭火。A.水B.液态二氧化碳C.泡沫灭火剂D.细沙7、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3)C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