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考研复试技巧第一篇:2013考研复试技巧2013考研复试:莫让“黑马”击垮你2013年02月20日11:33来源:海天教育每年考研总会杀出些许黑马,他们也许在初试时表现平平,又或许准备得并不如你那么充分,再或许他们的才貌也不如你来得优越,但他们就会突然出现在你的视线中,成为你的对手,让你措手不及。海天考研辅导专家认为,成绩和条件都非常优异的同学,在复试中也不要总抱有优越感,一切还是要从头开始。高成绩不是“通行证”2013年1月,对于所有考研人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月份。初试刚刚过去,接下来部分高校的分数超乎往年惯例,意外提前公布。看到成绩,有人欢天喜地,有人忧心忡忡,到底能不能进入接下来的复试?如何赢取最后一役?其实,同学们在分数高低与能否进去复试两者中,存在一定误区,高的初试成绩并不是录取的“通行证”,同学们还需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怠慢,不到最后千万不要放弃。事实上,每年都有20%的已经进入复试的同学被淘汰。复试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一些热门专业,因为复试表现不好被“刷”的例子屡见不鲜。据相关人士透露,复试偏重于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只会做题没用,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更为重要,所以一大批复试表现不理想的同学被“刷”下来。海天考研辅导专家认为,高成绩并不是大家复试的通行证,高素质才能让大家脱颖而出。复试要坦然对待好多同学以为复试表现不好,肯定录取不了了,其实这也不是一定的。有时候考生抽到的问题比较难,可能自己觉得自己回答的并不好,但是导师面试的时候比较看重的是考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只要考生有一些思路,导师就会觉得这个学生很不错。那么他自己可能觉得回答得不好,但是导师已经很满意。此外,不少同学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复试的决定权在老师的手里,老师会不会更偏爱本校的学生,对比较差的院校的学生打分低一些呢?很多同学对院校歧视问题较为敏感,认为自己从较差的院校考来,比起本校考生,自己一定不占什么优势,海天考研辅导专家认为,招生单位在复试时是一视同仁的,只要是优秀人才必定会脱颖而出,大家在复试时还是要坦然处之。第二篇:2014考研复试技巧硕考网---最权威最具价值的考研门户网站2014考研复试技巧当考研复试的车轮渐渐逼近时,每个经历了这段磨砺过程的人,都不愿意输在复试,考生们也应该未雨绸缪,为复试闯关准备好充足的“粮草和弹药”。在此硕考网提醒考生准备复试时,不仅要提升听说能力,还要注意深化与提高专业课知识水平,积极、自信地迎接复试。面对复试,大家大可不必紧张,中途一个月时间只要能静下心来安心准备,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也千万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初试成绩高就理所当然可以顺利过了复试这一关。其实关于复试,有许多的学长学姐都已经经历过,他们留下非常多宝贵的财富给同学们,大家可以上硕考网参考一下学长学姐的经验,或许对大家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就比较不会那么茫然失措了。1.考研复试要带哪些材料?一定要仔细研读复试单位的相关规定。如学生证、准考证、身份证、本科成绩单(要有学校教务处公章)、毕业证、学历证、四六级证书等证书、大学期间获得的奖状或者工作期间取得的一些成果等这些一定要带。(最好把这些资料复印一份备份),另外,考生最好能带上一寸免冠照片几张(体检要用)。2.在考研复试面试考场中,考生应该如何介绍自己?自我介绍要进行一定的事前准备,重点介绍你做过什么研究、论文题目是什么等学术方面的经验,其他证明自己能力的事情都可以简要介绍。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综合能力的展现过程。3.怎么回答问答?一是准备笔试时该把握哪些重点。这个需要你向报考专业的师兄师姐咨询一下,每个学校不一样,所以内部信息很重要。二是面试时评委问到专业课方面的问题时,该如何把握重点。这要看评委问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比如评委请你谈你的毕业论文。这时你该如何把握呢?首先,你要简要介绍你的论文情况,包括选题、资料(数据)、方法、逻辑与结论等。其次,你一定要表明你的论文展示了你哪些能力,培养了哪些能力,而这些能力你将来的研究有何关系。拿到题目,应该考虑要应用哪个理论,从哪个角度入手,一共要分为几点来答,这样条例才清晰。如果能举例子,最好用上,例子最能说明问题。4.如果被问到不知道或者没有底的问题怎么办?在专业面试时,很多考生都会被问到不懂的问题。此时考生一定要诚实,不要不懂装懂。在告诉导师不懂后,考生最好利用一定的面试技巧尝试着对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这样老师会感觉,这个学生虚心诚实,善于思考,也会给老师留下应急应变能力比较强的好印象。5.如何在考研复试中体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复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对专业课知识的考查。无论是跨专业还是非跨专业的考生,在面对专业课问题的提问时(具体形式可能是口述或者笔写)要有意识体现自己思路的独创新鲜性。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