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玉林市容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2022学年广西玉林市容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

2021-2022学年广西玉林市容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西玉林市容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最佳答案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说明当时社会分化、私有制产生的是A.用火痕迹B.石器陶器C.家畜村落D.玉器宫殿2.下图是一位同学记录的某一文化遗存的历史课堂笔记,下列关于这一文化遗存的表述正确的是距今约7000—5000年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A.居民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B.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C.出土了被称为“蛋壳陶”的黑陶D.属于良渚文化3.“封建亲戚”指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封建制4.“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中所描述的土地制度A.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B.出现于铁器广泛使用后C.属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度D.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5.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6.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独断性和随意性7.历代开国明君大都能够休养生息,崇尚节俭,励精图治。其实质是()A.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B.发展经济的策略C.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D.仁政思想的实践8.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同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9.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请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汉武帝此举意在()A.加强中央集权B.加大反腐力度C.削弱宰相权力D.缓解皇族矛盾10.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出汉初的统治思想是()A.儒家主张B.墨家主张C.道家主张D.法家主张1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12.《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但在东晋南朝时期“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下列不属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A.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口南迁C.政局相对稳定D.经济重心南移13.以下示意图反映出()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14.如表为唐朝天宝前后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公元(年)户数(户)人口数(人)资料来源705615614137140000《资治通鉴》755891470952919309《通典·食货志》764293312516920386《旧唐书》820237540015760000《旧唐书》A.自然灾害的频发B.均田制遭到破坏C.政治局势的影响D.疆域的不断缩小15.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B.完全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有利于选贤与能,保证中国古代政治清明D.中央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了决策失误16.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由此可知,科举制A.解决了朋党之争B.推动了文化的发展C.体现了公平原则D.扩大了官吏的来源17.《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该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B.唐朝皇帝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冲击C.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D.朋党之争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18.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被公认为“诗史”。以下关于杜甫诗歌的说法正确的是A.杜甫是安史之乱的亲历者,其诗歌作品可作为信史B.其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作为史料应加以甄别C.其作品通俗易懂,开创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D.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底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