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一篇:新课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材简析:教学目标:1、学会的40个生字,正确读写57个新词。2、本组教材是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我们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引导他们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教学时间:预计12——13课时5翠鸟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鲜艳、机灵”的意思,认识区分“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体会翠鸟的美丽、机灵,进而感受翠鸟的可爱。4、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喜欢与动物交朋友。教学重点:通过诵读重点句段体会翠鸟的美丽、机灵。教学难点:体会翠鸟捉鱼时的机灵。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学习字词。快乐自学:一、自学本课中的生字词,会看拼音写词语。二、我知道下面句中带点词的近义词。1、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2、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3、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三、文中的作者喜欢翠鸟吗?你是从知道的?四、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语段,做上记号,并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如:第一自然段(1)这句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句子有哪些?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的?有如:第2、3自然段(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是怎样体会到的?(2)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是写翠鸟的吗?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好词语。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老师知道同学们特别聪明。今天,老师就要给你们来个智力大考验,有信心吗?你知道动物世界中的“叼鱼郎”是谁?“小鱼狗”呢?对,它就是翠鸟,见过吗?2、那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它是我国东南部常见的候鸟。头大体小,嘴长,有棱角,末端尖锐,常栖息水边的树枝或岩石上,有海渔业。)3、指导学生书写:翠提醒上面不是“羽毛”的“羽”,没有下面的“勾”二、激励导学,研读内容。1、小组交流:要求:(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遇到特别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课文讲了翠鸟的哪些内容?(小组自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班内交流。(1)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学习成果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指名小组上台交流)(2)其他小组针对发言小组交流的情况补充发言。。。。3、教师点拨:重点结合4、5自然段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爱鸟的感情。4、质疑探究:针对这节课老师提出的要求,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5、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或有哪些收获?三、轻松练测:1、填一填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的头巾,绣满了()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的衬衫。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还是难以逃脱翠鸟()。翠鸟()苇秆,像箭一样(),()小鱼,()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2、同桌相互听写生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重点研究课文2、3自然段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交流词语。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和词语。2、课文主要讲了翠鸟哪些方面的内容?过渡评价:真好,简短的几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就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那么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翠鸟呢?你觉得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作者喜欢翠鸟的原因?找找看。二、激励导学,研读文本。1、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要求:(1)仔细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翠鸟外形的哪些特点,你是用什么方法怎样体会到的。(2)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你从中体会到翠鸟动作上的哪些特点,你是怎样体会的。2、班内交流(1)哪个小组愿意领先将你们的学习成果和同学们一起分享?(2)其他小组补充交流发言。。。3、教师点拨:主要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点拨,达到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喜欢与动物交朋友的目的。(1)同学们交流得非常精彩。老师需要补充的是:作者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是,除了将其特点分为外形和动作之外,还注意到了描写的顺序,你们注意到了没?比如在介绍翠鸟的颜色时,先写头,后写背,在写腹部。(2)再如:作者没有枯燥的介绍翠鸟动作上的特点,而是列举了一个具体的捕鱼的事例对它灵敏、迅速的特点作了生动的说明。(3)最需要说明的是: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关系非常密切,正是因为翠鸟具有上面的特点,他在抓鱼时才会那么迅速。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