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十一国庆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十一国庆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精品多篇.docx

2022十一国庆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十一国庆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精品多篇【摘要】2022十一国庆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022十一国庆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篇一又到了金秋十月,又到了这个装满收获的季节,国庆节也如期而至。在经历走过来的数次磨砺后,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首先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在国庆节到来之际,祝您和孩子假期愉快!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xx年国庆节放假安排为:初中一、二年级放假时间9月30日16:50收假时间10月8日早上初三年级放假时间9月30日16:50收假时间10月7日下午高中放假时间9月30日16:00收假时间10月7日下午在享受国庆长假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让您和孩子拥有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请家长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做好假期里的安全教育工作!以下是学校为家长和孩子准备的假期安全提示,希望家长和孩子认真阅读!一、疫情防控不松懈9月份xx新冠反扑,再次提醒了我们:“这是一个常驻病毒,我们要做好和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前段时间,教育部发布通知,要从严从紧做好国庆假期和秋季学期的防疫工作,绝不能让病毒趁虚而入!根据市政府和市教委国庆疫情防控会议要求,现就国庆期间及返校疫情防控提示如下:1、倡导就地过节非必要不离x,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倡导近郊游、周边游。确需离x的,积极配合落实当地防控政策要求,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准确记录自己的行程轨迹,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出x时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报备;返x时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报告行程,做到持“两检两码”才能返程,即:出发地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x后第一时间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行程码绿码。2、减少或避免聚集聚餐非必要不聚集。不组织、不参与大型聚会,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的场所。要始终树牢疫情防控意识,做好自身防护,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持室内环境通风良好,减少感染风险。假期要做好出行防护,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如需乘坐,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车上的物品。国庆期间,不与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x人员接触,做好个人防护。3、校园持续封闭式管理非必要不进入。放假期间,无关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得入校。入校人员须严格落实学校各项防控措施:出示“两码”,严格测量体温,登记身份信息,规范佩戴口罩。二、交通安全记心上在假期里,同学们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交通安全格外让人担心,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避让来往车辆,做到礼让三先,切不可和机动车抢道;2、步行时要靠路边行走,穿越马路时要走斑马线;3、注意交通信号,熟记红灯停,绿灯行;4、注意不要在马路上相互追逐、嬉闹,不准在马路上骑自行车;5、乘坐公交车,一定要在车停稳之后,再上车、下车,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抢上抢下,以免发生意外事故。三、食品安全要紧抓饮食卫生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什么事也做不了的。俗话说“病从口入”,日常生活我们需要注意: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2、生吃瓜果要洗净。3、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4、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5、不喝生水。四、谨防电信诈骗请您教育孩子理智地对待各种诱惑,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尤其教育孩子上网时间要有所节制,不能沉迷网络游戏,谨防网络诈骗。陌生来电不接听,不明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泄露,可疑账户不转账,遇到问题不慌张。特别是不要被不明真相的“通知”“喜讯”“恐吓”和“急事”所迷惑而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接到陌生电话、信息时要牢记“6个一律”: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2、只要一谈到中奖,一律挂掉;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掉;4、所有短信,要求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6、一提到“安全账户”,一律是诈骗。遇到可疑或诈骗情况要拨打110报警电话等进行举报、咨询或报案。五、安全文明上网1、网络交友要警惕,注意区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避免过分沉迷于网络。2、不要在不信任的网站上留下任何个人真实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以及就读学校、班级等),或者把这些信息透露给其他网友。3、谨慎防范网络中出现的有不良意识的网友或违法分子,注意加强个人保护意识,以免不良分子对个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骚扰。4、在网络活动中应守法自律,对网络上散播有些有害的、不实的公众信息进行分辨,不要受不良言论和信息的误导,不要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5、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和网友直接会面或参与各种联谊活动,以免被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危及自身安全。6、应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网络购物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