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违约金调整制度法律问题研究的综述报告随着人们对合同履行义务的重视,对违约金制度的使用也越来越重视。违约金是指当一方在合同中未按约定履行义务时,对方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要求其支付的一定金额。违约金的设置可以有效促进合同履行,同时保护双方合法权益,但违约金设置过高也会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压力。因此,法律对违约金制度进行了规定和限制。本文将就违约金调整制度下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讨论。一、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就当事人违约情况,约定违约金。违约金应当是合同约定的损害赔偿的一种,其数额可以高于或者低于合同履行所应支付的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过低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适当的减少。”根据该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制度。但是,违约金应该是合同损害赔偿的一种,即应该根据合同中约定的违约情况、违约后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等因素来确定违约金的数额。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低,人民法院可以予以增加,但如果过高,则可以适当减少。二、审查标准法律规定了当事人自由约定违约金,但也规定了审查标准。在实践中,对于约定的违约金过低或过高的标准和程序,法院通常采用如下方法:1.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低,需要根据违约情况和损失情况予以增加。人民法院在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时,如果发现约定的违约金过低,并导致不能起到违约惩罚和逼迫合同履行的效果,会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合同履行所应支付的违约金数额和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数额,结合实际损失情况来增加违约金。例如,赔偿过多出租人损失的情况下,裁定增加百分之二十的违约金,来达到彰显惩罚性之目的。2.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高,需要根据合同统计的标准来予以适当减少。人民法院在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时,会参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社会公众公认的合理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来判定合同所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是否过高。例如,如果违约金高于合同履行所应支付的费用的两倍,人民法院就可能裁定将违约金减少至合同履行所应支付的费用的两倍以内。三、法律适用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金是合同中的一种约定,因此只有涉及合同履行方面的违约问题,才会适用违约金制度。违约金的约定必须是在合同中,合同外的口头约定或其他协议,不能作为违约金的依据。例如,对于申请解除合同一方,另一方需要支付一定违约金的约定,这种约定只有在合同中才有效。如果在合同外达成口头协议,则一般不受法律保障。四、违约金的功能违约金是用来促进合同履行的,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约束违约方。对于违约方,违约金既是一种法定责任,也是一种约束力。通过违约金,可以有效地约束违约方,让其履行合同义务,并对其违约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2.避免合同纠纷。在合同中规定违约金制度能够避免一定程度的合同纠纷。当一方知道违约后需支付的违约金数额,就有可能会根据违约金的数额来履行合同义务,从而避免产生合同纠纷。3.补偿受损方的损失。在合同中规定违约金能够为受损方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一旦发生违约行为,便可根据合同规定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从而减轻受损方因违约而遭受的经济损失。总之,违约金在合同履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法律对违约金设置进行了规定和限制,从而达到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低,人民法院可以予以增加,如果过高,则可以适当减少。此外,违约金的主要功能是约束违约方、避免合同纠纷以及补偿受损方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