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蛋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pdf

蛋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蛋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蛋鸡的养殖方式较多,散养笼养都可,在蛋鸡的养殖中,饲养好坏对鸡场的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来看蛋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蛋鸡养殖技术1、使用蛋鸡笼养鸡密度要适当饲养密度是指每只鸡占多少平方屋米的笼底面积。在一定的鸡舍地面上,饲养密度愈大,养的鸡数也愈多,但密度过大,则鸡舍空气不良,鸡的活动与饮食等都不便,生长速度一与产蛋率均下降,结果弊多利少,因此,即使高密度饲养,密度也要适当,不可过密、2、使用蛋鸡笼养鸡要放置足够的饲槽与水槽在大群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必领保持每只鸡有适当的饲槽与水槽的长度,并且将这些饲槽与水槽尽可能均匀地放置在鸡舍的各个部位。这样,鸡群密度虽高,但每只鸡都能有一定的位置并能就近采食饮水,保证料水不缺,因而不致使其生产性能受到影响。3、使用蛋鸡笼养鸡要加强通风蛋鸡笼多层饲养属于高密度的饲养模式,所以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鸡多所以呼吸量大,舍内相对湿度、有害气体的浓度也容易上升,在气温高的季节,舍温也易于升高,为使舍内仍能保持良好的空气状况,须安装或添置通风设备,以加大通风里,不断地换入足够的新鲜空气。4、雏鸡阶段做好断喙工作大群高密度饲养,很容易引起互琢。为了防止发生啄羽、啄肛,减少鸡的死亡,避免鸡挑剔饲料造成浪费等,一般常在6-10日龄时,1将鸡喙上下一起切去1/3-1/2。5、控制好鸡舍的光照强度当饲养密度大而光照又很强时,易于引起鸡的烦躁不宁,即使断喙后仍会发生啄肛等现象,密闭式鸡舍,生长鸡群照度宜在5-10勒克司,产蛋鸡群在10勒克司。普通鸡舍如光线很强,发生啄肛时,在保证适当通风的条件下,要尽可能把鸡舍遮暗一些。蛋鸡养殖不能忽视的要点1、不能看价选鸡苗首选防疫、管理正规,并能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兽医卫生许可证、引种证明的规模化厂家,且要保证商品鸡苗父母代种苗来自大型规模化原种场,切勿因图便宜而导致血本无回。2、不能看行情养鸡蛋价高就多养,低就不养或少养。近几年行情周期难把握,导致老经验失效。应根据本场设备条件合理周转鸡群,制定养殖计划。3、不能忽视5周龄体重有句行话5周定终身,5周龄体重能否达标对鸡群产蛋性能影响很大。但在生产中常常只重视育雏期的活率,忽视5周龄体重,常因鸡群密度大、断喙不当、饲料营养低等因素造成5周龄体重不达标,单纯依赖药物提高成活率不利于后期生长和产蛋性能的提高。4、不能忽视育成鸡饲养认为育成鸡阶段体重、均匀度不够在开产前赶上就行是错误的。如果该阶段饲料营养水平低,会造成骨骼发育不良,产蛋期易出现脱肛、蛋重小、死亡率高等现象。5、不能忽视预产期饲养育成鸡料过早或过晚过渡到产蛋饲料,会导致初产鸡腹泻,甚至2出现瘫痪鸡、薄皮蛋、沙皮蛋、软壳蛋增多等现象。蛋鸡育成料饲喂青年蛋鸡至17周,从18周开始过渡产蛋料,用一周的时间逐步过渡,减少换料应激,主要是石粉要循序渐进。6、要全面分析成本养殖户往往只看饲料、兽药表面单价而忽视真正的养殖成本。雏鸡、蛋青鸡阶段要算成活率、均匀度、饲料、鸡苗、药、疫苗、水电、燃料费等;产蛋鸡要具体核算每公斤鸡蛋成本。饲喂价格高的饲料实际营养浓度高、鸡蛋重好、抗病力强、淘鸡毛色好体重大。7、不能忽视淘汰对残次鸡、病弱鸡、寡产鸡实行人道主义,只会增加传染病传播机会,成为发病的导火索或白吃鸡,加大成本。8、不能照搬防疫程序按鸡苗厂家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当前疾病流行情况,科学制订防疫程序,有条件的最好依据检测抗体水平的结果而定。9、不能重治疗轻预防近几年多发的脑脊髓炎、肾型传支、减蛋综合症等疾病均与预防不够、发病时滥用药有关。常言道:有收无收在防疫,收多收少在管理。10、不能滥用抗生素用药应本着在查清病原的基础上,先磺胺类后抗生素、先窄谱后广谱的原则,有的放矢。防止半量投药在血液中达不到有效的杀菌浓度而产生耐药性。治疗时有一点点效果就停药,残余细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拖长病程反而增加用药成本。11、不能忽视饮水常见水槽式供水,加水次数和喂料次数一样;或有时鸡发病时因3为粪稀而人为限水,对鸡群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缺水严重影响其它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水在所有营养素中最廉价,但又是生命之源,千万不能少。鸡病防治1、沙门氏菌病的防治保证鸡群各个生产阶段,饲料、饮水、空气、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良好营养,栏舍适宜温度,密度,通风,尽量减少不良刺激。预防垂直传播,不从疫区引进鸡苗。治疗药物:发病后可用阿莫西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左旋氧氟沙星治疗。2、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尤其是饲料和饮水卫生。注意舍内通风,避免舍内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