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基本知识点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基本知识点(精选35篇)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基本知识点篇1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诵下来。倘若你可以坚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来。3、多练: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基本知识点篇21、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切忌不懂装懂。2、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基本知识点篇3一、常用实词知识点总结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常见文言实词例释1.安(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曾(1)同“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经。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4)同“层”,重叠。例:荡胸生曾云(《望岳》)3.从(1)跟,随。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2)学习。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3)追寻。例:溯洄从之(《蒹葭》)(4)依从。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5)自,由。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6)在。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7)堂房亲属。例:赠从弟(《赠从弟》)(8)向。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4.得(1)能够。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2)领会。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同“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4)实施。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得意。例:怡然自得(《童趣》)(6)得到,获得。例:优劣得所(《出师表》)5.道(1)(正确的)方法。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主张,思想,学说。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3)路。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4)政治的理想境界。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5)仁政。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说。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6.当(1)面对,对着。例:木兰当户织(《木兰诗》)(2)在某个时候或某个地方。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3)应当。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7.方(1)指面积。例:方七百里(《愚公移山》)(2)方位、方向、处所。例: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3)当……时。例:方其远出海门(《观潮》)(4)将要。例:方欲行(《狼》)(5)正在。例:方出神(《童趣》)8.国(1)国防。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国家。例: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3)国都,京城。例: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惠子相梁》)(4)国事。例:死国可乎(《陈涉世家》)(5)地势。例:国险而民附(《隆中对》)9.会(1)适逢。例: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体会,领会。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3)汇集。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4)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会当凌绝顶(《望岳》)10.见(1)看见。例:清澈见底(《满井游记》)/见渔人(《桃花源记》)(2)拜见。例:徐庶见先主(《隆中对》)/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3)接见。例: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4)了解。例:见往事耳(《孙权劝学》)(5)认识。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6)xiàn,引见。例:胡不见我于王(《公输》)11.将(1)将要。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