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3周小练试题.doc
上传人:努力****亚捷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3周小练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3周小练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3周小练试题古文阅读痀偻者承蜩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1),犹掇之也(2)。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3);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4);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5)。吾不反不侧(6),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注释:①承蜩:粘蝉,把蝉黏住。承:《说文》:“受也”。粘取。蜩:蝉。.②犹掇(duō)之:好像用手拾取一样(容易)。掇:拾取,用手去拿。③锱铢(zīzhū):古重量单位。此处喻极微少的数量。④株拘:株:木桩;枸:曲木。枯树根。⑤唯蜩翼之知:即唯知蜩翼。只能感知蜩翼,其他事物好象不知道、看不见。之:助词。起宾语(蜩翼)前置的作用。(6)不反不侧:不反身,不侧视,一动不动。形容精神集中,不因外物影响而乱动。精练解释加点的词1.仲尼适楚()2.则失者十一()3.孔子顾谓弟子曰()(二)翻译1.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文审题高三毕业后的暑假,小明打算约几个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可是在商量去哪里的时候,几个人发生了分歧,有的想去国外感受异国情调,有的想去大城市领略都市风采,有的想去风光秀丽的自然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有的想去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去访古探幽,大家争论不下,求教于阅历广泛、游历天下的小王,希望他能给出好的建议。如果你是小王,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语文10分钟自助3.2命题人:郑倩倩班级姓名一、古文阅读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精练解释加点的词1.夫君子之行()2.意与日去()(二)翻译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包括哪些方面?(四)诸葛亮的《诫子书》流传千古,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但其中也许有你不同意的观点,请你找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作文审题近日,位于南京市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山植物园标本馆在接待某高校师生参观后,两份重要标本的种子等被偷,残余标本惨不忍睹。中山植物园相关部门回应:目前正与当事方联系,准备尽快追回所有丢失的标本碎片,不过暂不打算就此事做表态和说明;考虑到这种事一旦曝出,对当事人及所属高校声誉影响巨大,目前低调处理此事。此前发微博的植物园工作人员已将微博删除。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语文10分钟自助3.3命题人:郑倩倩班级姓名一、古文阅读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乞猫于中山()2.盍去诸()3.弗食鸡则已耳()(二)翻译1、是非若所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之何去夫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作文审题从小喜爱动物的北京大学女生李雨晗,毕业时获得了牛津大学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