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分析.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桥梁设计分析.doc

桥梁设计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桥梁设计分析桥梁设计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大埔枫溪大桥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对桥梁设计中桥梁类型的选择、桥梁上部体系的构造以及桥面与引桥部分的连接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归纳出桥梁设计工作中的一些基本经验。关键字:桥梁设计;大埔枫溪大桥;系杆拱桥;施工工艺Abstract:basedonthedesignofthetaiPofengxibridgeconstructionschemeandtechnology,thebridgeinthechoiceofbridgedesigntype,bridgeatthestructureofthesystemandbridgeandapproachofthepartoftheconnectionforanalysis,finallysummarizedsomeofthebasicbridgedesignworkexperience.Keyword:bridgedesign;TaiPofengxibridge;Thebowstringarchbridge;Construction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U284.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近些年来,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桥梁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其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交通运输功能,在景观方面也要有一定程度的造诣。公路桥梁的建设要与附近现有的以及待建的其他设施相匹配,协调运行以方便有效地服务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入分析、探讨桥梁设计要求与施工及使用需求之间的关系,这是桥梁建设行业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表现,同时也为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了更加便捷和安全,以及舒适的条件。此外,理论设计结合实际需求也是桥梁设计理论业内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桥梁建设概况大埔枫溪大桥桥位选址在大埔县枫朗镇下游约1km处,是跨越梅潭河的一座大桥。连接省道(S221)与地方道路,是连接大埔县城与枫朗镇的重要通道。大埔县位于广东北部、韩江中上游,县境山脉为北南走向,四周高,中间低,中部丘陵广布。散布于四周边陲且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7处,最高点海拔1357m――西南部的明山嶂银窿顶,最低处海拔26m――高陂黄竹居的韩江岸。枫朗镇位于大埔县东南部,地处西岩山麓,梅潭河上游,东接双溪,西连本县平原,距大埔县城约18km。大埔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雨量充足,偶有奇旱和严寒。梅潭河,全长83km多,流域集雨面积1603平方公里,于大埔三河坝汇入韩江。桥位位于枫朗镇下游1km处,桥位区地貌为河流冲击地貌。桥位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填土、粉细砂、砂卵石,基岩为侏罗系基岩。桥梁建设区内地下水以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居多,且赋存于砂卵石层、覆盖土层以及基岩裂缝间隙内。桥位区地下水位基本与河道水位持平,并且地下水位的变化受河流水位及大气降水的影响较大。桥梁设计概况:全桥跨径合为3×13m+1×40m+5×13m。主桥采用L=40m下承式双肋系杆拱,矢跨比1/4;引桥为13m钢筋混凝土简支现浇T梁。主桥系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拱肋与横梁均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以上构件均采用整体现浇施工工艺。桥面设置了1.5%单向纵坡。桥面设置1.5%的双向横坡。主桥桥面全宽10.8m,引桥桥面宽7m。桥梁全长147.6m。图1桥型总体布置图(立面)二、桥梁的使用功能及工程方案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桥梁设计应依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标准,综合考虑因地制宜、便于施工和检修养护等相关因素。本桥梁建成后能够方便枫朗镇乡民与县城的沟通交流,是一条重要通道。图2大埔枫溪大桥效果图1、主跨结构下承式系杆拱是一种无推力的拱式组合体系,是外部静定结构,兼有拱桥的较大跨越能力和简支梁桥对地基适应能力强的两大特点,当桥面高程受到限制而桥下又要求保证较大的净空时,无推力的拱式组合体系桥梁是较优越的桥型。结合地理位置、工程特点等因素,大埔枫溪大桥主跨采用1-40m下承式系杆拱结构,其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如下分述。设计参数:(1)拱肋为等截面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为高0.8m,宽0.6m,两拱肋中心距为7.6m。据结构计算结果,拱顶位置需设置2cm的预拱度,预拱度的设置按照二次抛物线形状进行分配。拱肋采用C50钢筋混凝土分段对称进行浇筑,支架整体现浇施工工艺。(2)吊杆纵桥向间距2.5m,横向间距7.6m,全桥对称布置。吊杆外露段需进行防腐处理:进行除锈处理,并进行防腐涂装,再用不锈钢管作外套保护。(3)系杆采用C5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间区段为等截面形式;系杆与拱肋拱脚处整体浇筑,且于交接处增大系杆与拱肋截面,系杆在端部截面高度为1.8m;系杆外侧悬挑1.3m的检修道板,与系杆整体现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