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皮球浮上来了》教学设计《皮球浮上来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皮球浮上来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皮球浮上来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2、进行发散思维练习,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说句的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知道皮球浮上来的原因教具准备:词卡、放大课文、插图、乒乓球、杯子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词语。马龙掏不着石宏夹不住叶莉钩子树洞二、新授。1、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句子意思。(1)齐读第一自然段,想想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呢?(2)几个孩子在大树旁拍皮球,皮球一跳怎么了?皮球掉进一个树洞里(3)我们在一起读第一自然段。想想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生回答(4)总结:第一段主要讲了几个孩子拍皮球,皮球掉进树洞里。(5)朗读第一自然段。3、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句子意思。(1)导入:皮球掉进了树洞里,怎么办呢?我们来想想办法,怎么样把皮球拿出来?(让生分别说说自己想到的办法)好,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中的几个孩子他们想到了什么办法拿皮球的?(2)你们自己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看看共有几句话?指名回答好,我们来看第一句话。(齐读第一句话)马龙想出了什么办法呢?齐读第二句话板书:马龙伸手到树洞去掏。那结果马龙掏到皮球了吗?掏不着怎么会拿不到皮球的呢?你们谁知道?能告诉朱老师吗?洞很深(3)课文用了两句话写了马龙的办法。我们继续看,石宏说:“我有办法。”石宏想出的办法是什么呢?我们把书打开,自己看书,想一想。请生回答。谁来告诉朱老师石宏想出了什么办法?板书:石宏用两根树枝去夹。石宏夹住皮球了吗?夹不住齐读第三、四句话。(4)石宏的办法也不行,我们再来看叶莉她想出了什么办法呢?谁来告诉朱老师?请生回答。板书:叶莉拿一把钩子去钩。结果怎样?钩不起来(5)我们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6)师读板书,那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呢?谁来讲讲?看老师归纳的。4、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句子意思。(三句话)(1)马龙、石宏、和叶莉想出的'办法都没能把皮球拿出来。最后是谁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朱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2)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朱文用什么办法拿皮球?指名回答:朱文叫大家都打一盆水来,把水灌到树洞里。树洞里灌满了水,皮球浮上来了。演示朱文想出的这个办法好吗?(好)读句子:朱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马龙、石宏、叶莉的办法都不能拿到皮球,朱文想出的办法能拿到皮球,所以朱文想出的是好办法?师在“好”字下加着重号(3)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三自然段。(4)总结:第三段主要讲了写朱文想出一个好办法,叫大家打水来,把水灌到树洞里,树洞里灌满了水,皮球浮上来了。三、复习巩固。1、朗读课文。2、填空:(1)几个孩子在大树旁(),皮球(),掉进()。(2)大家把水()树洞里,皮球就()了。小结课文:学习这篇课文后你们说这些孩子是些怎样的孩子?(指名回答)随后进行思想教育:所以,我们也要学习他们做个爱动脑筋想办法的孩子。过渡:现在,看看哪位同学是个爱动脑筋、爱想办法的孩子,能回答以下的问题。四、引伸课文。(1)用幻灯片出示故事:(教师朗读)有一回,几只猴子在大树下做游戏,它们玩得很高兴。一只猴子不小心,掉到树洞里去了,树洞很深,猴子爬不上来。一只猴子用盆子打来水,把水灌到树洞里,水灌满了,猴子浮上来了。(2)问题:(个别提问)a、同学们,你们说这些猴子聪明吗?b、它们往树洞里灌水对不对?结果会怎么样?c、它们错在什么地方?(3)应用什么办法来救小猴子上来?(4)教师分析“救猴子”和“拿皮球”的不同原因。(5)因此,碰到难题要动一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办好。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板书:大课文挂图马龙伸手去掏掏不着。石宏用树枝夹夹不住。叶莉用钩子钩钩不起来《皮球浮上来了》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2、巩固四素句,能用“孩子”说一句四素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巩固掌握四素句。教学难点:知道皮球浮上来的原因及用“孩子”说四素句。教具:幻灯片、小黑板、量筒、玻璃杯、乒乓球、一盆水教学过程:一、复习学过的生字词:1、用小黑板出示:皮球、浮上来、孩子、跳高、树洞、很深、灌到、灌满、盆子。2、说说你是用什么识字法来认识这些字:皮、球、盆、跳二、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