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职业教育发展管理论文多篇寄语:职业教育发展管理论文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发展认识篇一摘要:新时期国家提出发展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本文首先介绍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然后阐述“后示范时期”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再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最后从自身来思考青年教师如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一、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近年来,我国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文件。尤其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今,由于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教育总存在一种被视为次等教育的偏见,由于学历层次的原因社会大众对高职毕业生认可率低。在《决定》中,国家为高等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创新发展路径,即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推行一部分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并逐渐规划培养专业硕士,甚至博士。以此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视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自1917年黄炎培先生与各位先贤创建中国职业学校以来,“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办学思想始终贯穿着整个中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杨农认为职业教育的伦理起点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在工业化推动经济模式的时期,经济社会的根本是“多劳者多得”,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在目前工业与第三产业并行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以顺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国际教育变革浪潮,蜕变成为服务于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现今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教育模式,其实正是对黄炎培职教思想的传承与延续。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人才培养起到了支撑作用,并且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手段。“互联网+教育”将加速职业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以及教学模式、组织、理念上的创新。MOOCs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与全世界教师同台竞技的机会。当“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将倒逼“互联网+教育”的全面实施。而高职院校将如何应对教学新型的需求,如何应对国际同行的挑战,如何做到个性化培养,都是放在眼前最迫切的挑战。二、“后示范时期”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后示范时期”是指在2009年经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后的时期。在优秀高职院校“示范”、“骨干”称号的成功验收后,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设迫在眉睫。在各高职院校争创“双一流”的过程中,“一流”的体现应首选在学生的发展。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软硬件、社会服务、鲜明专业特色等。那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的新机制,形成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常态,同时还要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信息化素养,以便优化素质教育和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首先在“建”,即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其次在“诊”,即自我诊断,再次才是“核”,即诊断复合。而诊改工作的重点是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而不是复核。那么学校层面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定位要科学明确,其次专业规划要符合学校发展实际。诊改工作应从目标标准开始,基于质量改进模型,制定的诊改方案要体现办学特色。为保证办学质量,诊改工作应做到常态化。三、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高职院校要提升办学质量,就少不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旋律。不论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是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解读,都是从本质上体现出现代高职教育的成功发展关键在于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产学结合”之所以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超高度,是在于高职教育的发展需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结合。一方面,学校本位的关键在于学生在校接受与用人企业要求所匹配的优质教育。建设教学资源库应该深度挖掘企业资源,而目前的绝大数现有资源库并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在高职院校今后建设品牌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最应该依据专业调研报告,而专业调研工作的开展必须从相关企业中展开。另一方面,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由于以知识点链接的知识逻辑与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