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动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活动方案篇1活动宗旨:活动举办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活动主题:朗诵诗歌,书香校园。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2、使学生借优秀诗歌朗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对诗词浓厚的兴趣。活动时间:20xx年4月30日早上8:00—11:00。参赛对象:学前班,1—6年级。活动要求:1、本次活动要求各班必须有一个集体朗诵和两个小组或个人朗诵,分低年级组(学前班,1—2年级)和高年级组(3—6年级)。学生参赛的诗词是学生认识的或感兴趣的,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少年儿童朗诵。从诗词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综合评分。2、参赛采取抽签为序。3、参赛选手学前班,1—3年级可以看稿朗诵,4—6必须脱稿朗诵。4、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5、选手朗诵时间为3—5分钟。6、各班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7、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活动评奖:1、本次活动集体朗诵设三个奖次:一等奖1名,奖150;二等奖2名,奖120元;三等奖3名,奖100元;优秀奖1名。2、小组或个人朗诵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发放相应的奖品。活动步骤及过程:1、主持人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2、校长宣读评分规则;3、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4、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5、选出对诗歌有一定欣赏能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同学担任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选的标准;(也可请相关老师担任评委)。6、在班级中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7、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8、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欣赏;9、校长总结,宣布活动结出。活动方案篇2在幼儿园各项制度中园本教研制度是引领教师成长,提高教师品质的重要手段和扎实的基础,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制度。1、园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保教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5节课,听课要有记录,有与教师交流的反馈。2、幼儿园不得随便占用园本教研的活动时间。每位教师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向园长请假。3、每周一研讨确定教材内容,每周二为特色教育教研时间,每周三为五大领域教研时间(根据各园实际情况可以自由调整时间,但总时间量要保持)。教研时间由保教主任带领组员集体备课,总结回顾上周教育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调整,同时根据由教研组长根据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拟定题目进行研讨培训,可以是全体进行,也可以分平行班组进行。4、学期初由业务园长或保教主任制定教研计划,教研组长制订本组学期教研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5、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平行班每月相互观摩研讨教育活动1-2次,做好听课记录及评析,由小教研组长负责小组评析记录。6、定期举办"高级教师讲座"。在培训教师时,请有经验的`教师组成"讲师团",让大家分享他们已有的成功经验,加速新教师的成长历程,同时给老教师提供一个展示平台,激励老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7、保教主任定期检查教研组活动纪实情况,学期末教研组长要做好教研工作的总结,并寻找出本学期存在的教研工作上的困惑,与园本教研负责人共同探讨解决的策略。8、周四为观摩教学日,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反馈听课情况,提出整改措施;业务园长组织教师互相观摩,不但要促进教师在认识上的深刻反思,还要让反思效果落到实际工作中的行动上。9、教学观摩采用课堂视频案例与教研组滚动跟进,第一时间解决教师困惑,帮助教师快速成长。10、在年终举办"观点报告会",以此鼓励教师,积累教育经验,提炼教育成果,对有成果的教师,如:教师发表论文的,科研课题有显著成果的,给予适当奖励。11、"研训一体化"制度。采用"学科教研周"形式,针对五大领域中的数学、语言、科学、舞蹈、音乐、绘画、美工、识字与阅读等诸多领域中的问题,集中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智囊团",轮流解惑答疑。活动方案篇3活动目的:树立环保理念,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以创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提升我校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对象:1—6年级学生作品要求:倡导“低碳、低消耗,高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