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docx
上传人:含秀****66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docx

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1.1编制目的1.1.1为保证公司环境保护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特制定本和应急预案。1.2适用范围及相关部门责任1.2.1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公司所属设备设施。1.2.2技术科是本预案的主管部门,负责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有关操作规程,安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的检查。1.2.3企管科、生产运营科、经营采购科、设备检修科是本预案的责任部门,负责本预案及各种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1.2.4企管科是负责职工所用劳保用品和事故负伤人员的急救工作。1.3编制依据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1.3.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17号令);1.3.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17);1.3.4《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DL/T800-2012。1.4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与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事故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事故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核心,以全力保证人身、供热、电网和设备安全为目标,以建立事故的长效管埋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为基本原则。2.2.1废气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和防范对策:2.1.1烟囱排烟冒黑烟,加强燃烧调整,拉火不能过快,及时调整。2..1.2烟囱排烟颗粒物超标,及时查找除尘水泵运行状况,除尘水是否畅通,喷嘴是否有堵塞。2..1.3烟囱排烟SO2超标,及时检查碱液箱水位、水质PH是否符合规定,必要时增加碱液加入量。2..1.4灰、渣、煤运输车辆要覆盖,防止抛洒。堆放场地应有防尘网。2.2化学危险品(酸、碱、盐)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和防范对策:2.2.1.酸操作注意事项:a、操作酸时要戴防护手套,如酸为强腐蚀性且易挥发,需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如酸液有毒,应戴防毒口罩。b、如果酸液滴在皮肤上,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用5%的碳酸氢钠冲洗,严重时需要就医。c、如果滴在皮肤上的酸是浓硫酸,需先用干抹布轻轻擦去,再进行冲洗。d、如果酸液滴在眼睛里,必须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并不时转动眼球,就医。e、如果滴在皮肤上的酸是氢氰酸,必须立即冲洗干净,并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解毒,立即就医。f、绝对不能用手触摸或用嘴去尝酸液。g、酸液滴在皮肤上时,绝对不能用碱去中和,避免放热烧伤。2.2.2、碱操作注意事项:a、操作碱时要戴防护手套,如碱易挥发,需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如碱液有毒,应戴防毒口罩。b、如果碱液滴在皮肤上,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用红醋冲洗,严重时需要就医。c、如果碱液滴在眼睛里,必须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并不时转动眼球,就医。d、绝对不能用手触摸或用嘴去尝碱。e、碱液滴在皮肤上时,绝对不能用酸去中和,避免放热烧伤。f、盛放碱的试剂瓶绝对不能用玻璃塞,否则会打不开。2.2.3、盐操作注意事项:a、操作有毒性的盐时需要戴防护手套;b、绝对不能用手拿取或用嘴尝盐;c、如盐能经皮肤吸收,必须穿全身防渗透服;d、操作氰化物时需特别小心,必须要戴防渗透手套和全身防渗透服,如不小心吸入其粉尘,应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并立即就医。2.2.4化学品储运事故预测及风险分析见表2.-4。表2-4化学品储运事故预测及风险分析2.2.5应急防范措施对于以上风险事故,建议工程采取以下的风险防范措施加以预防:(1)搬运、装卸化学危险品时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或溢出,针对可能产生的危害,根据该化学品的化学性质,立即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2)建议厂区设置危险化学品废水收集池,专门用以集中收集由于发生泄漏而冲洗的冲洗废水,发生事故时产生的冲洗废水应该进行安全处理使需要排放的冲洗废水达到地表水和地下水要求后方可排放。(3)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公路运输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安全,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企业承运;运输时必须遵照JT3130-88《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执行。3.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3.1对全厂范围内发生的环保事故,应及时按规定上报。3.2对全厂范围内发生的环保事故,请环保小组进行查处。3.3对全厂范围内发生的环保事故,环保负责人和安环专工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掌握第一手资料。3.4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后,及时进行分析,制订防范措施,定性处理。4.环境保护管理内容与要求4.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4.2掌握工业“三废”排放情况,收集环境污染资料,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工作,并根据上级环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