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
上传人:努力****妙风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

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素质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一章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精神:(1)素质教育的核心(2)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宏观:国家政策保障中观:新课程改革推进微观:学校具体改革措施中观----新课程改革的推进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2.新课改的教学观(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案例分析总结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正例——面向全班教育(集体教育,开班会)反例——个别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正例——除了成绩,还重视德、体、美反例——重成绩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正例——特长反例——对个体差异视而不见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正例——新想法、去实践反例——灌输式教学,学生不会应用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正例——互动反例——传统教学,一言堂,教师主体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正例——学习方法反例——只重视知识本身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正例——参与反例——重视成绩,不关心过程8.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正例——情感体验,人格养成反例——只关注学科知识,忽略学生情感体验附:答题格式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全面发展的内涵德育:灵魂与统帅(二)智育:前提和支持(三)体育:物质基础(四)美育:动力作用(五)劳动技术教育:其他各育的特殊保障教育公正与学生共同发展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教育机会均等: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案例分析总结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正例——发现学生问题,帮助学生改正反例——发现学生问题,立刻处罚、不相信学生会进步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正例——看到学生的个性,正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反例——未能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处理3.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正例——采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反例——拒绝采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侮辱学生4.促进全面发展5.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第三章教师观一、教师观概述“教师观”,就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1.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目的的全面性、任务的多样性、对象的差异性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育机智”2.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个体性与群体性新课改下的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发展的引导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二)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政治理论修养、学科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专业能力;心理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关注生存,关注人际关系;关注情境,关注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成绩;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