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6.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pdf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单元本单元以“报效祖国”为主题,包含《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习作:写信”和“语文园地”。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均表现了人物强烈的爱国情怀,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都是以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现人物的品质的。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单元习作是“写信”,在关注书信格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书信的内容以及书信的对象。“语文园地”主要是学生之间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成语,学会使用反问句;背诵、积累古诗。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出塞》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1.会认31个生字,会写“塞、秦”等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21个字,读准“将、宁、要”3个《凉州词》描写了出征前将士们开怀畅饮多音字,会写15个词语。古诗三首2的场面,表现出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豪迈情怀。《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强烈体会“边塞诗”的特点。默写《出的爱国情怀。塞》《夏日绝句》。文章主要叙述了少年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3.学习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为中华据的地方见到一位妇女被欺负却无处说读书”的胸怀和抱负,梅兰芳坚贞之崛起而2理,体会到了“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不屈的可贵品质,激发学生立志读读书重分量,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书,热爱祖国的情感。的事。4.对比朗读,体会延安精神的内涵及梅兰芳这篇课文讲述了梅兰芳为了表达对日寇的1重要性。蓄须抗议,找很多借口,留起胡须,最后不惜1自伤身体,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事。延安,我这是一首歌颂延安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1把你追寻延安精神的追寻以及对延安的向往之情。1.知悉写信的格式,学会写信。习作2写信2.与同学交流写信的注意事项。1.交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2.正确运用表现革命烈士的成语,学语文园地1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会运用反问句。3.背诵《别董大》,积累有关别离的诗句。221古诗三首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等10个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3.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4.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重点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难点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意。1.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教学,会认字有4个,要掌握的多音字1个,会写字10个。读音方面:其中“项、雄”是三拼音节,特别注意“征”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识字、写字方面:左右结构的字有“征、词、催、醉、雄、项”。“催”是易错字,学生容易把单人旁写成双人旁。记忆生字方面:可以采用两个熟字相加,如“工+页=项”;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法,如“摧——催”。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2.阅读理解这三首诗前两首是边塞诗。对于古诗的理解,要从“解诗题”开始,然后到“知作者”,接着是“明诗意”,最后是“悟诗境”。学生要多了解诗的创作背景,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3.表达运用3学以致用,学生学会通过注释,以及关键词了解诗意,快速融入诗中的意境,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1.预习提纲(1)搜集王昌龄、王翰、李清照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掌握文学常识。(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3)再读课文,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4)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初步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出塞》课时目标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词”等10个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2.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3.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对唐诗一定不陌生吧?许多同学都是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触唐诗的。的确,唐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