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从何而来?.docx
上传人:诗文****仙女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运气从何而来?.docx

运气从何而来?.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运气从何而来?研究运气只是在所有的可能事件里研究最重要的那种情况:我们要如何解释我们身上发生的事以及我们是否会在爱情、事业、运动、赌博及生活的某一领域成为赢家?最新研究表明,运气不仅仅会在事后表现出来也不是我们以为的某种东西/模式能给我们带来好运(比如黄色毛衣会给我带来幸运)。幸运的构造并不是个神话。相反,科学研究表明运气可以通过以前的好运或坏运气、性格甚至我们自己对幸运的信仰和思想来操控。我们对运气的思想影响我们在有风险的事情上的行为方式,我们的运气真的掌握自己手中。虽然我们不喜欢自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它是一种力量,一种我们需要和它互动、塑造和培养的力量。哪怕你认为好运的根本来源是神,却不能否认它真的能帮助我们改变在这个世界的命运。运气是看事的视角和观点:如果2001年的9月11日上午,某个本该在纽约世贸中心办公的世俗人刚好外出开会去了,他可能只是简单地需要感谢生活赐予他活着的机会而没有其他更深的意义。而如果是一个印度人,他可能会觉得他是善有善报。一个_会说是上帝关心他,帮助他躲过一劫。一个神秘主义者可能会坚信他出生于幸运之星,而其他人生来就有一双绿色的眼睛。在我国传统里,运气是一种内在特质,与智力、乐观类似。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管理学专家MaiaYoung说:“我妈妈以前常常对我说‘你有个幸运的鼻子,因为在中国传说里这样的鼻型是幸运的。’”Young在美国中西部地区长大,随着年龄增长她渐渐明白美国人经常说的好运是会在特定的时期降临到同一个人身上的,是“我在那次测试里走运了”而不是‘我去面试的路上遇到了堵车’。与她妈妈在她身上看到的不变的、稳定的好运是不一样的。Young说:“这(鼻子)是我私人所有物,我需要的还有更多而不仅仅是这无声的运气。”她无法摆脱不同于别人的鼻子,你可能觉得有幸运的鼻子的人可以不用撸起袖子努力工作。“何必呢?”但是关于运气还有另一种文化差异。Young介绍,在中国文化中,运气和努力是可以携手并进的,两者在同一信仰中兼容。另一边,,因为西方人对努力和运气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他们是有点自我矛盾的。他们可能会祈祷自己拥有好运也会为自己关心的人虔诚祈求好运降临,但是他们有时候就是不想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宁愿人们说那是他们付出努力后所应得的。他们生活的世界里既不全是偶然也不全是精英管理,导致运气和努力产生复杂的碰撞。比如:当一个朋友进入了顶尖的法学或医学院,我们可能会说:“恭喜!你坚持下来了,这是你应得的。”而如果他没考上,我们可能会说:“其实你们所有人具备入学资格,这个结果是他们随机选取出来的。”研究运气的科学家经常会着重注意体育赛事,即便是最注重技巧的赛事里也是需要一点运气助力的,结果也很容易估量出来。在这个领域最常备研究的包括好彩头,运气好的运动员看起来似乎处于兴奋状态,它的官方术语也叫“热手效应”(hothandseffect,热手效应来源于篮球运动,指比赛时如果某队员连续命中,其他队员一般相信他“手感好”,下次进攻时还会选择他来投篮,可他并不一定能投进)1985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ThomasGilovich、RobertVallone和AmosTversky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他们在文中声明热手根本不存在,这只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想要让它模式化的错觉。运动员和球迷都对这个理论有争议,而研究员们坚持他们的想法是“热手谬误”(一种机率谬误,主张由于某件事发生了很多次,因此下次很可能再次发生)。直到去年,哈佛大学的三个学生AndrewBocskocsky、JohnEzekowitz和CarolynStein为热手效应否认者带来了大麻烦。他们认为,一个运动员“热”起来了之后会鼓励他完成更多更难的投篮,而这与热手效应抵消了。学生们搜集了2012~2013年NBA赛季选手们的出手视频,总共包含83000个镜头,足以观察这些投篮的难度。他们发现,感觉到自己的“球风”来了的选手的确会选择更难的投篮,通过对几个投篮镜头的难度筛选,他们发现了很小但是有重大意义的“热手效应”,那就是他们发现开始时间做得好的选手接下来会表现得更好。与此同时,另一个由斯坦福大学JeffreyZwiebel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rettGreen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竞争者会对热门选手加强防守以此对抗热手效应。以前的研究并没有足够数据来考虑这一因素,因此,简单从热门球员水平下降来判断热手效应不存在站不住脚。“好运孕育好运,坏运接二连三”是不是真的?鉴于篮球运动研究起来障碍因素太多,Zweibel和Green决定观察棒球比赛,对方选手对势如破竹的击球手造成不了多少妨碍。当他们分析了12年来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比赛数据之后发现,最近25次的击球表现能预示他接下来的水平。他们还算出处于热手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