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新生军训活动方案高中新生军训活动方案1一、军训目的:通过为期一周的军训,培养一年级新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新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班级凝聚力,使新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新生吃苦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高一学生三年高中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军训内容本次军训以基本动作、步伐变换、出操、内务整理为重点,以操练为主要形式,本着惜时高效的原则,争取最优训练效果。具体内容有七项:1、快速集合站队、报数、呼号训练2、停止间四面转向训练3、起步走、跑步走训练4、行进间步伐变换5、正步走训练6、内务整理7、入学教育三、时间安排本次军训共训练七天,自8月15日开始至8月21日结束,21日上午8:30举行阅兵式。训练期间,学校、领导要检阅队列效果及宿舍内务。四、基本措施1、阅兵式期间,学校将组织人员(政教处、体育教师)对各班会操情况进行评比打分,评出先进集体8名,颁发奖状,计入班级量化考核。2、根据学生军训表现,每班评出优秀学员6名,予以表彰,具体名单由各班教官协同班主任评定,评定时间8月20日上午,当天下午5:00前班主任将名单交年级办公室。3、对班主任、跟班教师及体育教师到位协助教官情况进行记录,班主任按班级量化考核中跟班到位有关规定计入量化考核。体育教师按考勤计入量化考核。高中新生军训活动方案2一、军训目的为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和协调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力,提升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抗挫折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推进学校德育管理目标的达成。学校决定邀请教官进入校园,对我校20xx学年高一年级新生开展军训活动。二、时间安排1.军训周期:8月25日(周一)上午8:00—8月29日(周五)下午15:002.军训作息时间(附表九):与学校作息时间同步三、军训场地1.基本场地:中学部操场2.备用场地:体育馆(雨天)四、军训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军训领导小组,军训领导小组下设宣传报道组、安全保健后勤保障组和军训管理督查考评组三个具体工作小组。1.学校军训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领队教官成员:2.宣传报道组:负责教官接待、教官生活就餐等安排工作及军训期间校园布置、标语张贴、摄影摄像、军训特刊、校园广播等相关宣传工作。组长:3.安全保健组:做好学生的生活管理工作,特别是学生身体状况的监测及偶发事件的处理。组长:成员:4.军训管理督查考评组:全面负责军训过程管理、纪律保障、卫生检查、考核评价工作等。组长:成员:领队教官五、军训项目内容:军训内容包括国防教育、军事知识、校园行为规范、队列训练、会操、适度体能训练、教唱军歌、内务整理等,具体内容以教官制定的军训计划为准。六、教官、班主任、学生职责要求1.所有参训教官需保持良好的军容风纪,认真备课、严谨示教、关爱学生、按时到岗。2.学生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尊敬教官,关心同学,互帮互学、共同提高。3.学生必须准时到岗训练,不迟到,不早退,无特殊情况不请假。要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训练,严格要求,自觉完成各项任务。4.学生必须注意环境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5.各班学生应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统一穿着军训服和运动鞋。6.学生有器质性疾病者不得参加军训体力活动,班主任对学生家长提供的医院证明或病史资料核实后上报学生处,由学生处统一安排。7.学生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训练的应写出书面前书面申请、家长签字、班主任审批交学校学生处备案,一旦参加训练就应当坚持到底不能缺席,否则以旷课处理。8.班主任应配合语文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军训日记。9.军训期间班主任跟班参训,按时到岗,坚守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不擅离岗位,精心组织、注意安全,协调关系,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军训领导组。七、应急预案1、班主任应及时发现、留意学生神色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停止该生的训练。2、凡发生突发事件,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保护好学生并向军训领导组人员报告。3、由于学生中暑、体力透支等原因导致的'晕厥,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向安全保健组汇报并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救治,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八、军训编制九、开营仪式十、闭营仪式十一、军训须知十二、评优评先十三、军训工作备忘及工作要求1.8月24日下午学校派车把教官接入学校,并解决好住宿、就餐等问题。2.办公室协调总务处准备好军训用的服装、营旗、连旗、标语横幅等。3.办公室做好动员大会暨开营式、闭营式的会场布置。4.学生处做好学生活动集会的组织管理工作。5.教导处做好军训期间相关教师的课务调整工作。6.总务处做好军训期间的师生就餐、饮用水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高中新生军训活动方案3一、指导思想由小学跨进中学大门,是七年级新生接受教育、学习和成长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的起点,一个质的飞跃。这些学生对中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感到陌生和新鲜,尤其是他们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