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汇报本学期,我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课程管理,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做了以下工作:一.规范办学行为,巩固素质教育成果严格执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严格考试次数,严格控制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学籍管理,保证学生正常流动秩序;充分利用校内现有教育资源和设备进行教学。认真抓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提高学校管理课程的能力与水平。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足开好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等四类地方课程,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诵读,编制了校本教材。二.落实教学常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以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为基础,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写字为切入点,以四个样子(读书的样子、写字的样子、听课的样子、答问的样子)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将学习常规落实到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2.以师生读书活动为切入点,提升师生的文化底蕴。强化师生读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面、扩充知识量,从而促进教师提升文化底蕴,并为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加强课内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充分发挥图书室、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的平台作用,切实落实每生每天半小时的课外阅读,学校将研究制定具体的阅读书目及翔实的阅读计划。全体教师在继续学习《给教师的建议》的同时,广泛阅读关于“高效教学”的理论书籍,引导教师养成藏书、读书的良好习惯,大力扶持教师著书立说;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展示活动,创建书香班级和区“书香校园建设示范学校”。3.以毕业班管理为抓手,确保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开学初,修订并完善了各种教学常规工作条例及六年级奖惩等有关规定,,确保教学工作有章可循.四月份,召开了全处复习研讨会,就毕业班的管理、复习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三、多措并举,打造“自主、研讨”高效课堂1.营造自主研讨氛围,走共同提高之路近期,全处轰轰烈烈的落实了自主、研讨的教学策略,明确一个中心:让自主研讨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把握两大主题:自主和研讨。自主:文本由学生自己解读感悟,问题由学生发现解决,概念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规律由学生自己探索应用,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操作。互助:学生教学生,学生引导学生,学生启迪,学生考察学生,学生影响学生。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集零为整,模块推进: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删去无效环节,减少无效活动。把握三讲三不讲:易混易错易漏点,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学生已经会的,学生能学会的,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做细做实了小组建设,小组模块、小组划分、小组座次、小组优化分工均作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四人一小组,在划分小组时本着组间同质、组间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座次上采取秧田式,优化了小组分工,规范了小组建设,贯彻实施“一帮一”,努力实现“对对红”。继续实行了“菜单式”作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提高。以达到兵教兵,走共同提高之路的目的。2.加强集体备课,增强教案的先行性为增强教案的实效性,教研室组织了“一考二研三修改”活动,提高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各备课组采取主备与辅备相结合的方法,即:一人首先备出教案,其他教师进行补充。教案备出之后,由一人试讲,其他教师补充修正,修正后的教案方可使用。教师授课时可根据本班情况有所增减,课后写出教学反思。3.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为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学校均组织了不同形式的骨干教师观摩课,教师全部参与研讨,课后,授课教师进行说课,听课教师评课,面对面的交流,取长补短,相互提高。4.内引外连,丰富教学内容3月底,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到潍坊观摩高效课堂,参加教师学习归来之后,每人写出心得体会,由学校教科室编辑成册。4月1日,结合我校市级结题课题《自主-研讨教学模式之研究》,推广、移植、嫁接潍坊的自主互助学习模式,组织教师听汇报课,举行了数学、英语高效课堂研讨会,分别开展了数学、英语研讨课,密校长作了《自主-研讨教学模式》的专题报告,就自主、研讨的教学理念,学习小组的构建、分工、制度建设及评价做了深入细致的解读。近期,将举行语文及考查学科高效课堂研讨会,继续深化潍坊自主、互助学习的先进经验,努力做到坚持!坚持!再坚持!向持之以恒要质量,向多措并举要效益,不断提高全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5.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我校以教研室为龙头,以村小教导处为依托,以教研组为实体,成立高效课堂研究团队,不断开展以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