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微公式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pdf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微公式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pdf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微公式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微公式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퐿1、퐿2分别表示푄甲、푄乙两个点电荷到푃点的距离,其大小相等,퐸合表示两个点电荷在푃点产生的合场强。下列对甲、乙两个点电荷的判断,正确的是()A.异种电荷,푄甲>푄乙B.异种电荷,푄甲<푄乙C.同种电荷,푄甲>푄乙D.同种电荷,푄甲<푄乙答案:A由于푄甲、푄乙两个点电荷到푃点的距离相等,푃点合场强方向偏向右上方,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可知,两点电荷一定为异种点电荷,且甲为正电荷,乙为负电荷,两电荷在푃点产生的场强퐸甲>퐸乙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푄퐸=푘푟21则푄甲>푄乙故选A。2、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A点固定有一带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在带电小球形成的电场中,有一带电量为q的液滴(可视为质点)在水平面内绕O点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与小球带同种电荷B.液滴运动过程中相同时间内所受电场力的冲量相同푔푇2C.O、A之间的距离为4π2D.若已知液滴的质量,则可以求出圆周运动的半径答案:CA.液滴与小球之间的库仑力一定为引力,所以液滴与小球带异种电荷,故A错误;B.液滴运动过程中相同时间内所受电场力的冲量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故B错误;C.设O、A间距离为h,液滴的运动半径为R,液滴与小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根据力的分解与牛顿第二定律有4π2푚푔tan휃=푚푅푇2根据几何关系可知2푅tan휃=ℎ联立以上两式可得푔푇2ℎ=4π2故C正确;D.若要求出圆周运动的半径,必须已知θ或者通过所的其他给条件求得θ,否则在已知液滴的质量的情况下无法求出圆周运动的半径,故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装置示意图,装置的外壁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中间的金属丝连接负极。将混浊气体通入该装置时,气体中的粉尘会不断向筒壁积累,最后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在筒底。在该装置除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粉尘由于吸附作用而带上正电荷B.粉尘由于吸附了电子而带上负电荷C.带电粉尘在静电力作用下飞向筒壁D.筒壁与中间金属丝之间存在强大的静电场答案:AAB.装置的外壁连到高压电源的正极,中间的金属丝连到负极,粉尘向正极运动,可知粉尘吸附电子后带负电.故A错误,B正确;3C.筒壁与中间金属丝之间存在强大的静电场,粉尘向正极运动,可知粉尘是在静电力作用下飞向筒壁.故C正确;D.装置的外壁连到高压电源的正极,中间的金属丝连到负极,因此筒壁与中间金属丝之间存在强大的静电场.故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4、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与带正电的金属导体B接触之后也带正电,原因是()A.B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A上B.A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B上C.A有部分电子转移到B上D.B有部分电子转移到A上答案:C原来金属导体A不带电,对外显电中性,当金属导体A与带正电的金属导体B接触时,带正电的金属导体B夺得电子的本领大于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带正电的的金属导体B夺得电子,故金属导体A失去电子带正电。故选C。5、关于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幅电场分布图中电场越强的地方,电场线越密B.两条电场线在电场中可以相交C.电场线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D.电场线方向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力的方向答案:AA.根据电场线特点可知,同一幅电场分布图中电场越强的地方,电场线越密,故A正确;B.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就是电场的方向,如果两条电场线相交于一点,则有两个切线方向,而电场中的每一点都4只有一个方向,故任意两条电场线是不会相交的,故B错误;C.电场线不一定与带电粒子的轨迹重合,只有电场线是直线,带电粒子的初速度为零或带电粒子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在同一直线上时电场线才与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重合,故C错误;D.电场线的方向是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A。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通过对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牛顿通过演绎推理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卡文迪什的扭秤实验和库仑扭秤实验的相似性,体现了“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D.法拉第提出了场的观点,并用电场线形象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