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道路中线由直线和平曲线两部分组成(zǔchénɡ)。道路中线测量是通过直线和平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用木桩具体地标定在现场,并测定路线的实际里程。道路中线测量是公路工程测量中关键性的工作,它是测绘纵、横断面图和平面图的基础,是公路设计、施工和后续工作的依据。第一节交点(jiāodiǎn)和转点的测设(一)穿线交点法穿线交点法是利用测图导线点与图上定线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关系,将中线的直线段测设与地上,然后(ránhòu)将相邻直线延长相交,定出交点。即放直线点——穿线——定交点。具体步骤如下:测设步骤:临时(línshí)点为支距点时,可用支距法放点,用经纬仪和方向架定出垂线方向,再用皮尺量出支距l定出点位。临时(línshí)点为任意点时,则用极坐标法,将经纬仪安置在相应的导线点上,拨角β定出临时(línshí)方向,再用皮尺量距l定出点位。2、穿线由于图解数据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在图上同一直线上的各点放到地面后,一般均不能准确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时可根据实地情况采用(cǎiyòng)目估或经纬仪法穿线,通过比较和选择定出一条尽可能多地穿过或靠近临时点的直线AB,这种确定直线位置的工作称为穿线。(二)拨角放线法——极坐标法根据(gēnjù)纸上定线的交点坐标,首先反算直线长度和坐标方位角,以及转角,利用这些数据在现场测设交点。(三)坐标放样法交点坐标在地形图上确定以后,利用测图导线按全站仪或GPS-RTK将交点直接(zhíjiē)放样在地面上。由于利用测图导线放点,故无误差累积现象。这种方法是目前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一)在交点间设转点(1)ZD′为粗略定出的转点位置。将经纬仪置于ZD′,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JD5—ZD′于JD6′。若JD6′与JD6重合或量取的偏差在路线(lùxiàn)容许移动的范围内,则转点位置即为ZD′,这时应将JD6移至JD6′,并在桩顶上钉上小钉表示交点位置。将ZD′沿偏差的相反方向横移至ZD。将仪器移至ZD,延长直线JD5—ZD看是否(shìfǒu)通过JD6或偏差小于容许值,否则应再次设置转点,直至符合要求为止。(二)在两交点(jiāodiǎn)延长线上设转点将道路中线的交点和转点设定完成后,即定线测量完成,就可进行标定直线与修正点位,测角与转角(zhuǎnjiǎo)计算,平曲线要素计算,钉设平曲线中点方位桩,视距测量,导线磁方位角观测并进行检核,路线控制桩位固定等。二、路线右角的测定与转角的计算1、路线右角的观测按路线的前进方向,以路线为界,在路线右侧的水平角称为右角,如图所示的β1、β2。在中线测量中,一般是采用测回法测定。上、下两个(liǎnɡɡè)半测回所测角值的不符值视公路等级而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20″;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为±60″。如在容许范围内,可取两个(liǎnɡɡè)半测回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2、转角的计算当右角β测定(cèdìng)以后,根据β值计算路线交点处的转角α。当β<180°时为右转角(路线向右转)。当>180°时为左转角(路线向左转),左转角和右转角按下式计算:α右=180°-ββ<180°α左=β-180°β>180°3、钉设平曲线(qūxiàn)中点方向桩4、测定后视方向的视距在中线测量中,为防止丈量距离时的错误,要求测角组还要用视距测量的方法(fāngfǎ)(或测距仪、全站仪)测定两交点(转点)间的距离,作为中桩组量距时校核用。5、导线磁方位角的观测与方位角校核观测磁方位角的目的,是为了校核测角组的精度和展绘平面导线图时检查展线的精度。路线测量规定,每天作业开始与结束须观测磁方位角,至少各一次,以便于根据观测值推算方位角校核,其误差不得超过2°。若超过规定,必须查明发生误差的原因,并及时纠正。6、路线(lùxiàn)控制桩位固定/第三节里程(lǐchéng)桩的设置一、里程桩的类型里程桩分为整桩和加桩两种。1、整桩在直线上和曲线上,其桩距按规定的要求而设。它的里程桩号均为整数,且为要求桩距的整倍数。(每隔20m或50m设一个)当量(dāngliàng)距每至百米及千米时,要钉设百米桩及公里桩。2、加桩加桩又分为地形加桩、地物加桩、曲线加桩、地质加桩、断链加桩和行政区域加桩等。中桩间距表/二、里程桩的书写及钉设1、里程桩的书写桩志一般用红色油漆或记号笔书写,一般写在桩顶以下5cm范围(fànwéi)内。路线主要标志桩名称表2、里程桩的钉设新线桩志打桩,不要露出地面太高,一般以5cm左右能露出桩号为宜。钉设时将写有桩号的一面朝向路线的起点方向。对起控制作用的交点桩、转点桩以及一些重要的地物加桩,如桥位桩、隧道定位桩等桩顶钉一小铁钉表示点位。改建桩志位于旧路上时,常采用大帽钢钉。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