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教案《月亮船》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七章《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二节《月亮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形状变化、出现时间,以及与月亮相关的传说和故事。二、教学目标1.知道月亮的不同形状,了解月亮的出现时间。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3.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重点:认识月亮的不同形状,了解月亮的出现时间。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月亮船模型、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2.学具:每组一份月亮观察记录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月亮船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月亮船的形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什么时候出现?”(2)请幼儿分享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讨论月亮为什么会变化。2.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月亮的不同形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2)讲解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出现时间。3.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月亮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月亮的形状变化。(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4.创作环节(1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创作自己的月亮船。(2)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2)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进行情感交流。六、板书设计1.月亮的形状变化新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下弦月→亏凸月2.月亮的出现时间夜晚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观察月亮的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描述月亮的形状变化及出现时间。2.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讲述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答案:根据个人想象,创作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教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月亮形状变化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2.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实地观察月亮的变化,增强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认识。3.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2.教学重点:认识月亮的不同形状,了解月亮的出现时间。3.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幼儿观察月亮船模型,讨论月亮的形状和出现时间。4.作业设计:观察月亮的变化并记录,用自己的话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一、教学难点: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涉及到天文学知识,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亮从新月到满月再到下弦月的过程,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月亮形状的变化。2.采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如“月亮像一块被吃掉的大饼,慢慢地变瘦”等,帮助幼儿理解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3.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观察夜晚的月亮,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月亮形状的变化。二、教学重点:认识月亮的不同形状和出现时间1.通过观察月亮船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认识新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下弦月、亏凸月等不同形状的月亮。2.教师向幼儿解释月亮出现时间的特点,如新月和满月分别在夜晚的哪个时间段出现等。3.结合月亮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记录月亮的形状变化,加深对月亮不同形状和出现时间的认识。三、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月亮船模型,讨论月亮的形状和出现时间1.教师展示月亮船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培养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3.通过讨论月亮的出现时间,让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培养观察力。四、作业设计:观察月亮的变化并记录,用自己的话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1.观察月亮的变化并记录:家长协助幼儿在夜晚观察月亮,记录月亮的形状变化。通过记录,让幼儿了解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提高观察力。2.用自己的话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与月亮相关的故事。家长和教师倾听幼儿的故事,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兴趣。二、时间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