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财务总监的述职报告(精选19篇)报告可以用于汇报分析结果、项目进展或业务运营情况等。在写报告之前,我们应该明确报告的目的和读者群体,以便确定内容和形式。有关报告的更多实例和模板,请参考以下范文,以便更好地进行报告的撰写。企业财务总监的述职报告篇一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过去的一年,在公司领导和全体同仁的支持下,财务部基本完成各项既定指标。下面将财务部一年来履职状况汇报如下:一、全年完成公司量化指标状况:公司全年给我部门的量化指标主要有五项:一是资金上存率95%以上;我司全年资金上存率为98%;二是年末货币资金余额8000万元以上,其中公司本级2000万;我司年末货币资金余额14200万元,因购置设备支付2800万元导致公司本部货币资金没有达标;三是新开项目资金策划率100%;本年度公司新开4个项目均做了项目资金策划。四是全司利润总额8500万元;实际全年完成利润8560万元;五是办理资金信贷类业务,投诉率为0;财务部全年办理各项信贷业务准确及时,全年未发生一齐投诉。二、全年所做的主要工作。20__年,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财务工作:一是以统一财务管理模式为主线加强了财务基础工作和精细化管理力度:按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统一公司财务核算方面度量衡,统一财务管理标准。二是持续推进预算管理,提高前瞻性财务规划力度:一年来预算管理工作初见成效。三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生产经营现金流量:全年公司向所属各单位收回7160万元,同时财务部根据公司经营资金需要,全年共计向局借款2.345亿元,此外全年为公司各单位累计办理承兑汇票131笔计8533万元。以上措施有力保证了公司全年生产经营需要。四是充分发挥支持服务职能:一年来,我们及时向有关领导带给各种数据,及时为各项内外经济活动带给了应有的支持,基本上满足了领导和各单位对我部的财务要求。五是加强财务检查及内控管理力度,防范财务风险。六是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去年我们有计划组织财务人员学习相关税收法律知识,提升把握政策的水平。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20__年我们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一是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的还不够;二是分公司有一部分核定上交资金未及时收回来;三是财务部门未能经常深入分公司和项目了解第一手资料和状况;四是我本人工作作风还有待改善。四、20__年财务工作的初步设想:20__年财务除在原先的基础上加强财务管理外,我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二是要强化总部对资金的集中调控潜力;。三是以审计作为重要手段,加强审计过程监督和结果考核,维护公司安全运营;。四是要强化财务管理的数字化。把原先许多定性的文字尽可能地转化为定量的数字。最后,还想说两点:二是期望大家在今年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地与大家一道,为公司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做出努力。企业财务总监的述职报告篇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财务要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作为财务会计,试着写一份财务工作报告总结自己的工作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总监述职报告”,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尊敬的领导:过去的一年,对我而言,是非常特殊而又有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我迈进人生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这一年我率领计财部的各位同仁,在行领导的关心、爱护、支持下,以高度的责任感,恪守职责,务实开拓,将支行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下是我在这一年的述职报告:一、从基础入手,着力于人员素质培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会计出纳工作的基础。今年我根据业务发展变化和管理的要求,对责任、制度修旧补新,明确责任、目标,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充建立了上些新的制度,对支行强化内控、防范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做好会计出纳工作的保证。年内一方面加强考核,实行工效挂钩的机制,按月考核差错率,并督促整改问题,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加大检查力度,改变会计检查方式,采取定期、不定期,常规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再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有效地防范了经营风险。以人为本,加强会计、出纳专业人员的素质培训,进一步实现了会计、出纳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主动、积极地抓好服务工作,坚持不懈地搞好优质文明服务,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业务学习制度,统一学习新文件,从实际操作出发,将遇到的问题及难点列举出来,通过分析讨论,寻求解决途径;坚持考核与经济效益指标挂钩;成立了以骨干为主的结算小组;积极地组织柜员上岗考试;培养一线员工自觉养成对传票审查的习惯;开展不定期的技能比武、知识竞赛,加强对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结算工作质量和效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