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处理-本科论文.doc
上传人:子璇****君淑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处理-本科论文.doc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处理-本科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处理姓名:000000000班级、学号:0000000000系(部):经济管理系专业:会计电算化指导教师:00000000000开题时间:2009-06-08完成时间:2009-11-022008年11月02日目录毕业设计任务书……………………………………………………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答辩申请书………………………………………………………3-4正文………………………………………………………………5-16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17答辩过程记录表……………………………………………………18课题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处理课题(论文)提纲引言一、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1.根本原因——两权分离2.直接原因——利益驱动3.间接原因——监督不力二、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方案1.以法治假,规范性防范2.抓原始凭证,从源头上防止造假3.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4.健全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5.强化会计监督6.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三、总结二、内容摘要朱镕基总理于2001年10月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词要求财务人员要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就是要求大家要保证报表数据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及体制背景下,会计造假的低廉成本与高额收益导致了会计造假动因到行为的转换。本文在此基点上,首先对会计造假的概念做了介绍,接着对造假产生的手段、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会计造假的防范与处理提供了几点建议。参考文献[1]沃健.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控制系统[J].财经论丛,1998;[2]陈淑芳.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3]杨雄胜.会计诚信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4]何英姿.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M].职场观察,2006;[5]叶陈刚.会计诚信及会计诚信教育[J].财会通讯,2002(4);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措施00000000中文摘要:朱镕基总理于2001年10月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词要求财务人员要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就是要求大家要保证报表数据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及体制背景下,会计造假的低廉成本与高额收益导致了会计造假动因到行为的转换。本文在此基点上,首先对会计造假的概念做了介绍,接着对造假产生的手段、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会计造假的防范与处理提供了几点建议。关键词:会计造假;原因;法律制度;对策;防范;治理0.引言会计造假行为是造假主体为达到造假目的而违反国家会计法律、制度所实施的制造、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其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极其复杂,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不能单纯靠一种措施,而必须对多种防范和治理措施综合利用。1.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1.1根本原因——两权分离“两权分离”是指资本所有权(表现为投资者拥有的投入资产权)和资本运作权(表现为管理者经营、运作投资者投入资产权)的分离。也就是说,所有者拥有的资产不是自己管理运作,而是委托他人完成管理运作任务。会计造假的原因众说纷纭,大多以独特的视角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探究。如果透过表象来思考这一问题,不难发现,“两权分离”才是会计造假产生的根本原因。两权分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在两权分离的过程中,资本所有权与资本运作权应该是一个统一体,无论是资本的所有者还是资本的运作者,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实现最大化的盈余。但是,在实现这个最大化盈余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对盈余的分配比例问题,资本所有者总是希望凭借对财产的最终拥有权分享全部盈余,而资本运作者却希望保留一定比例盈余扩大生产经营,甚至还要考虑自身的回报(表现为薪水、福利等)。再比如,资本所有者对资本运作者的信用程度不同,总是会采取必要手段实施对资本运作者的监督,而资本运作者则会采用反侦察手段逃避资本所有者的监督。如此等等,必然会出现资本所有者与资本运作者的矛盾,矛盾的最终结果是:资本运作者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余,会计造假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1.2直接原因——利益驱动2001年,被中国证监会查处和被沪深证交所公开谴责、批评的100多家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是因为会计造假而为。“利益”驱动人们守法经营,取得合法的利益,也会驱动人们铤而走险,劫取非法的利益。会计造假这种铤而走险劫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为的是什么“利益”呢?政治利益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它们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