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工作计划徒弟篇(优质17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师徒结对工作计划徒弟篇(优质17篇).docx

师徒结对工作计划徒弟篇(优质17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师徒结对工作计划徒弟篇(优质17篇)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避免分心和浪费。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应该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利益关系,以确保符合整体的利益和目标。这是一份来自行业领袖的计划建议,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师徒结对工作计划徒弟篇篇一在为期一年半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我在教育、教学上,在师德修养、为人处事等方面上都受益匪浅。在这里,我要真诚地向我的师傅龚洪波老师道声:谢谢您,师傅,谢谢您的栽培。回望上一学期,很令我与我的师傅感到欣慰,因为不管是自己的教学能力、课堂调控能力,还是自己的教态、课堂应变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每节课活动中,我都会尽我的全力去做好准备工作,提前把教案交给师傅过目并修改。我也做到了勤反思、善反思,反思是每节课后必备的一件事,因为在反思中可以使教育教学有很大的收获,也可以使我在教育教学中进步更快,并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价,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出改进。当然,在上一学期,我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做了以下的计划:(一)教学方面。1、正确把握教学新课标,领会教学意图。认真分析教材,熟悉本册教材,争取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抓住本册教材在整套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明确教学任务。2、能够独立处理教材,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尝试,力争形成自己的风格。3、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备课过程中好好考虑,怎样才能让他们懂学、爱学、喜欢学。注重上课过程的高效率,努力利用每一分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4、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将在课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失误及时记录下来,积极去寻找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忽然产生的灵感和好的教学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5、积极地撰写各种论文。(二)自身完善方面:1、实实在在读几本好书,多多阅读报刊和杂志,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师徒结对工作计划徒弟篇篇二作为年轻的教师,我深知自己存在许多不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迫切的期待在师傅的带领下,尽快胜任学校的工作。今年,我继续拜教学功底深厚,师德高尚的老师为师傅。现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如下:1、每月邀请师傅至少来听3节课,每个学期也至少去听师傅5节示范课。在交流中升华理念。3、和师傅一起观看优质课,一起讨论,深入领会名家的优秀教育教学理念。4、邀请师傅指点备课,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汇报课。5、经常和师傅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6、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某方面的方法探究,积累案例、论文素材。7、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经常向师傅请教,请师傅指点。8、平日里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主动和师傅交流。三月份:1、制定成长计划;2、与师傅交流教学中的想法;3、聆听师傅的课、交流;四月份:1、听师傅的课,并进行交流;2、准备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3、共同阅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书籍;4、邀请师傅随堂听课;五月份:1、共同探讨名家课例;2、和师傅交流教育教学中的困惑;3、邀请师傅随堂听课,评课;幼儿园教师师徒结对徒弟计划师徒结对计划徒弟本学期,幼儿园为了促进我们年轻教师更快的成长,特地将我们与有经验的老师进行了师徒结对活动。我很有幸与袁老师结对。我们师徒间共同具体探讨了一下要在这学期里互帮互助的内容,我觉得袁老师是一位很有经验与内涵的老师,无论在教学工作还是在班级管理方面,真的是我们青年教师该好好学习的。在这一学期里,我听了袁老师很多活动课,包括晨间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在听的教学活动中,涵盖了五大领域的活动内容,亲身感受了袁老师的教学风格,在袁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很轻松,很愉快,也很感兴趣。同时,我也了解了袁老师的班级管理方式,很有秩序,也兼顾到了每一位幼儿。每次听完课后,当我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就会不经意的回忆起袁老师上课时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我与袁老师之间有一种差距。所以,我会去更仔细,更细心的观察班里的孩子的表现,我会用心的反思,以致我更努力向上,我要管理好班级,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2.通过师徒结对,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素质和教育教学分析水平。3.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分析,细心搜集素材,积累反思。认真撰写论文、案例。(二)促进成长的措施:1、能够独立分析教材、处理教材,丰富学科专业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尝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形成自己的风格。2、在备课上都下功夫。备课过程中好好考虑,怎样才能让他们懂学、爱学、喜欢学。注重上课过程的高效率,努力利用每一分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实现教学的有效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