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购销合同购销合同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合同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正常情况下,签订合同必须经过规定的方式。那么我们拟定合同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购销合同5篇,欢迎大家分享。购销合同篇1需方:(以下简称甲方)供方:(以下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第一条、钢材品种、规格、材质第二条、合同金额1、合同总价暂定:元,大写元;2、付款:支付,在需方每次付款时,供方要提供正规发票,并作为付款的前提条件。3、在合同签约时,乙方对本工程的资金支付情况已作充分了解,乙方同意甲方按照业主资金到位情况给予材料款的支付,并共同承担资金风险。由于业主拖欠工程款而造成甲方不能支付乙方的情况,乙方同意不追究甲方逾期付款责任,并自愿与甲方共同向业主进行资金催讨。第三条、钢材数量按第条原则计算1、现场设置地磅,按实测吨位计算。2、圆钢以过磅数量为准;螺纹钢现场点数,计算延长米,按每米理论重量计算吨位。若现场抽样的每米实际重量误差小于理论重量的97%时,按每米实际重量计算或退货。第四条、交货规定1、甲方提前天通知乙方,乙方应保证两天内按计划交货。因乙方原因使甲方停工待料,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2、乙方送货工地,甲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地的运费由乙方承担,卸车的费用由甲方承担,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及责任由乙方负责。3、乙方交货时提交送货单,本批次的.材质检验单及相应钢材,应价格)乙方钢材送到现场,甲方当场办理验收手续。第五条、验收方法:现场由监理和甲方按规范标准见证取样、送检。第六条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1、甲方负责每月提交一次钢材用量计划,提前叁天向乙方提供所采购的详细数量、规格型号清单及到货日期。在收到乙方准确到货时间通知后组织验收、收货。2、甲方按照约定的付款方式的规定向乙方支付款项。3、乙方所交货物品种、规格、质量不符本合同规定时,甲方不能利用的,乙方应负责包退、包换。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延误交货时间,按第六条中第4点处理。4、乙方延迟供货,根据延迟天数按本合同暂定总价款的日支付违约金。乙方任何理由拒绝供货的,按本合同暂定总价款的50%向甲方支付违约金。甲方也可主张损失赔偿,乙方延迟或拒绝供货给甲方造成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工期违约、赔偿(罚款)损失、班组停(窝)工赔偿损失、租赁设备租杂费损失、管理成本增加带来的损失、更换供应商的损失、物价上涨损失等。5、乙方供应不及时影响甲方生产时,甲方有权另找其他供应商。第七条产品价格如需调整,必须经双方协商。如乙方因价格问题而擅自延期交货,或停止供货时,按第六条第4点处理。第八条为了便于甲方对合同履行实施有效监控,乙方必须于每月28日前将供货、收款、欠款等情况以传真形式送至甲方,并进行电话确认,甲方传真号为。第九条甲、乙任何一方如确因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本合同时,应及时向对方通知不能履行或须延期履行、部分履行合同的理由,在取得对方相关许可证明后,本合同可以不履行或延期履行或部分履行,并免予承担违约责任。第十条本合同在执行中如发生争议或纠纷,甲、乙双方应协商解决,解决不了时,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十一条本合同自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到乙方将全部货物送齐经甲方验收无误,并按本合同规定将货款结算以后终止。第十二条本合同在执行期间,如有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有同等法律效力。第十三条本合同一式购销合同篇2供方:需方:开户行:开户行:帐号:帐号: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双方友好协商,同意按照适用《合同法》签订并执行本合同。1.产品名称、数量、金额:2.质量标准及交货检验:质量符合国际(GB1353-20xx)二等玉米标准。容重≥680g∕1,水分≤15%,杂质≤1%,焦糊粒≤1%,不完善粒≤8%,无发热、虫蛀现象,色泽气味正常。3.交货地点:大连北良港平仓交货。4.交货时间:20xx年11月30日前,如遇不可抗拒力时间顺延。5.计重、包装:以双方实际交货数量为合同结算数量,散装。6.付款及期限:双方根据合同执行进度在合同生效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预付800万货款并于交货时间前把货装完后三日内结清余款。7.供货方供货分三批次,第一批次应于20xx年12月31日前,供货不低于总数量的50%,第二批次应于20xx年12月31日至20xx年10月1日间,供货不低于余量的15%,第三批次应于20xx年10月1日至20xx年11月30日间,提供余量货品。8.合同有效期:至货款两清为止。9.合同责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办理。本合同执行过程中适用不可抗拒力以及有关法律规定的.免责条款;执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提交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