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河倡议书黄河倡议书黄河是中国的一个象征,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现在黄河面临断流的问题。1997年断流226天。与此同时,黄河入海水量不断减少,1990~1994年,年平均入海量只有184亿立方米,相当于8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286亿立方米的64%、7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371亿立方米的59%、6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492亿立方米的47%。一些专家预测,如果以5年时间为单元计算,到2000年黄河下游将出现年年断流现象,到2020年黄河下游将会出现全年干涸,黄河由此将成为一条内陆河。造成这一切问题主要源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所以要从改善自然环境入手,首先应在黄河两岸种上一些存活率高的树木和植物!经常发射人工降雨弹,使黄河旁的树可以保持水土的水份。看看以前,古代黄河两岸就是因为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可以起到固土防沙的功效,所以我认为,只要能让树植物存活,就能把黄河两岸的泥沙管住,让母亲之河长存。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那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让黄河之水永远气势如洪的流淌着吧!黄河倡议书[篇2]所有将黄河视为母亲河的朋友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现在,她却因为自己哺育的儿女,受到了威胁。近来,黄河遭到了严重破坏。因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正慢慢变为地上浊河。由于人类乱伐树木,土地变得疏松,每当遇到暴雨,就会形成流沙,这些沙子会流到黄河里,再加上人们肆意向黄河中丢弃垃圾,排放污水,不仅使黄河水变得更浊,还使黄河的河床抬高了不少,有些地方竟抬高了10米多。这样一来,黄河行洪能力急剧下降,而成为地上河、浊河的形式却愈演愈烈。朋友们啊!我们的母亲河正在“生病”,而且愈加脆弱,我们岂能坐视不管!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做到以下几条:1、少向黄河投垃圾,甚至一片纸条;2、不乱伐树木,甚至一颗未长大的树苗;3、多植树,希望能组织一些关于保护母亲河的活动;4、不随意向黄河中吐痰,污染水质;5、当看到别人污染黄河时,我们要站出来,及时制止。让我们为黄河添上一片绿色,减少一些白色;让黄河清流多一点,泥沙少一点,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保护黄河吧!倡议人:陈晓晗2015年9月27日黄河倡议书[篇3]保护黄河倡议书同学们:古诗云:“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说的就是黄河这种魄力雄伟,一泻千里的壮景。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河成千上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480亿立方米水量的滚滚洪流,滋润着两岸土地,养育着各族人民,书写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征程,建立了一个个众所周知的里程碑,是十三亿中华人民的`摇篮。也许在我们昂首挺胸跨入新世纪时,母亲河正感叹“岁月不饶人”,以泪洗面,匆匆告退历史金碧辉煌的殿堂。是的,我们亏欠你太多了,母亲河!再你春风得意之时,滚滚黄沙从天而降,无情地侵入了你纯洁的体液里;青翠的树木呀,伴着“嗞嗞”的切除声,在您的哭诉中一排排地倒下,巨大机械的铁蹄对您不住蹂躏。“我体内可爱的生灵们呢?”您问,当我们在历史的大树中填上“生灵们已在大河中孤独地离去”这样一笔,您是否背着我们痛苦流涕?“我该退出这个世俗了吧?”您苦笑着面对世人。“不不!不会!您将永葆青春!”这是我们坚定的声音。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倡议:1.注意“思想”宣传,并制定《环境保护宪法》让保护环境的这个念头,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扎根。2上级部门能够在各个“关口”设置“环保袋”,便于垃圾投放。3.能够培养出植树造林方面的精英,奔赴长江黄河施行“绿色”计划,进行园林种植。黄河倡议书[篇4]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为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加快城市水系疏通及人文景点的建设步伐,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对我市的古黄河三号桥和四号桥之间的区域进行了设计、改造和建设,建成了具有自身特色、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开放式公园—古黄河水景公园。但是,随着古黄河水景园的开放,一些市民在游览、休闲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举止。出现了随意践踏草地、随意在草皮花木上驾车,乱扔果皮、纸屑、随意让宠物便溺、向湖中投放垃圾等不雅行为,使公共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更有个别游园者,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于不顾,破坏公园的公共设施,这些都有损城市文明形象。为使开放式古黄河水景公园公园真正成为大家的供休闲、娱乐、健身和亲近自然的良好场所,作为一名市民我倡议:一要进一步加强广大市民的文明教育。要在新闻媒体上反复播放保持公共环境的公益广告,通过灌输和耳濡目染的方式,让保持开放式公园的清洁、卫生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同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开展文明市民大讨论,用身边之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