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R下电子废弃物流向控制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EPR下电子废弃物流向控制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EPR下电子废弃物流向控制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EPR下电子废弃物流向控制研究的中期报告本次研究旨在探讨EPR政策下对电子废弃物流向的控制问题。研究经过初步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如下中期报告:1.电子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加,且国内外政策不断加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电子垃圾总产生量达到5300万吨,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5495万吨。在国内,相关法规也越来越完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等。可以看出电子废弃物对环境带来的压力愈加突出,对电子废弃物的控制呼声越来越高。2.多种应对措施并行使用,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渠道多样化。EPR政策中的“生产者责任扩展原则”,是为了推动企业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和义务,使生产商关注产品在使用和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并促进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在国内外,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体系逐步建立,包括回收资金管理、品牌制定、物流、绿色制造等方面。同时,相关部门加强了对电子废弃物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回收标准,推动电子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3.各环节协调性不足,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仍面临诸多问题。在当前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中,物流环节成为瓶颈所在,尤其是在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转运过程中存在诸多协调性不足的情况。一方面,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覆盖不足,回收渠道不畅通,回收效率偏低。另一方面,电子废弃物的处理标准和技术不同,导致转运过程中存在同一品种废弃物被不同处理方式回收,缺乏统一标准和衔接,制约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总的来说,电子废弃物与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共同努力。随着EPR政策及其他多种应对措施的推进,电子废弃物治理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细节方面的应对措施,为实现电子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