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教案 语文S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教案 语文S版.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教案语文S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教案语文S版第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教案语文S版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的精神。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画纸,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4.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自由读。3.指名读。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四、总结全文,拓展廷伸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3.师小结。第二篇:小学一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上马镇文昌小学:王立云教学内容:九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远望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2、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远望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古诗录音、有关古诗的资料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言激趣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进行古诗背诵比赛,看一看谁的古诗背得又多又好,是诗王,好不好。2、当学生背到《登鹳雀楼》时,教师引言导入,板书课题。(出示cai课件)这天,当诗人王之焕来到了黄河边上的鹳雀楼,登楼远望,一轮红日依傍着山巅逐渐下落,在脚步下,黄河波涛汹涌,奔腾入海,非常壮丽。这时,诗人王之焕想道:如果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就必须努力再上一层楼。3、介绍黄河。出示cai课件。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1、请学生读古诗,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把学习的情况告诉大家。2、请学生用o圈出自己还不认识的字,并去向自己的朋友求教。3、听教师范读儿歌,正音。4、教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5、分小组读。6、学生试读。7、同桌互读。8、抽学生读。9、自由读10、齐读。11、表演读。三、学习生字1、请学生用画出生字。2、学生自己试读。3、小组学习,把自己会读的告诉伙伴,把自己不会读的向别人请教。4、师教读,正音。出示cai课件帮助学习生字。注意后鼻音登、黄、更、层。5、小老师教读。6、叫号游戏。7、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比赛。8、扩词扩句。四、指导书写生字。五、朗读背诵。六、探究学习,养成习惯。1、收集古诗,看谁背得多。2、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第三篇:登鹳雀楼古诗教案登鹳雀楼一、用一句话说说你从图画上看到的景象二、出示课题:登鹳雀楼登:动词,登上鹳雀楼:高楼的名字。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一样的鹳鸟(示图)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有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名胜。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千古传诵的《登鹳雀楼》。三、作者王之涣介绍四、朗读指导五言绝句,读的时候注意两字一顿(出示朗读停顿)五、古诗释义1、古诗重点字解释,请学生连句翻译(分4句)2、师读翻译,生读诗句(分4句)3、师读诗句,生读翻译(2句一起)六、生试背,填空练习第四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4、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教学